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闽江学院“第二课堂”协同育人体系建设为例

[摘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闽江学院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应用型高校,积极探索实践“第二课堂”协同育人体系,在“一二课堂”衔接与协同、产业发展与学生培养的联系加强、量化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等方面提出了新思路,有力推进应用型人才的探索培养,力争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人力支持和智力支撑。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三全育人”“第二课堂”[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我国高等教育建设发展至今,经历了起步、恢复、质量提升、综合实力初现到不断强化等阶段,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但该体系大而不强、活力不够等问题也较为突出。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共有普通高校2738所,在学总规模达4183万人,毛入学率54.4%。在这近三千所高校中,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及高职(专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而事实上,虽然我国很早就明确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并开始了相关探索,但这类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仍以沿用、模仿研究型高校为主,导致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因此,加快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对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十分必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应用型高校应以“第二课堂”建设为契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人力支持和智力支撑

以往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关注两个层面:一是高校整体的培养模式和理念,二是以具体学科为基础的培养方案设置。而关于“第二课堂”的研究也主要聚焦于建设路径层面。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第二课堂”的相关文献梳理可以发现,“第二课堂”模式作为培养“三全育人”理念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模式,其内容设置和管理制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存在重合。本研究认为,科学完善的“第二课堂”模式不仅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全员协同、全过程保障,而且在培养内容上涵盖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第二课堂”模式可以成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可行思路之一,也可作为以往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育人思路的补充。应用型高校应抓住国家推行“第二课堂”建设的有利契机,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当前大部分高校的“第二课堂”建设存在诸如育人形式单一因而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协同不足导致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要想真正实现育人效果尤其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效,应对其现有模式进行改革。

闽江学院作为一所应用型高校,始终秉持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提出的“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思想和理念,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该校通过建设“第二课堂”协同育人体系,力求实现“一二课堂”主动衔接、产教融合的进一步深化,将国家、社会、个体的发展需求与“第二课堂”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新思路。因此,本文拟以该校为例,通过剖析其“第二课堂”体系的内容设置与运行逻辑,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提供思考与借鉴。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闽江学院“第二课堂”建设实践与思考

基于自身办学理念,闽江学院的“第二课堂”体系建设将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总目标,具体做法包括制定“第二课堂”培养方案、建立全员育人的组织架构、筹划“第二课堂”具体运行、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平台、全程保障“第二课堂”教学质量五个方面。如何更好地发挥“第二课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价值和作用,主要有以下方面的思考:

第一,“一二课堂”的衔接与协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之间关系复杂而多元,多数情况下,后者仅被视作前者补充与延伸,容易带来对“第二课堂”价值和地位的偏见;加之高校育人实践愈发重视“第一课堂”,而“第二课堂”教学本身难以真正满足学生成长需求的客观现实,使得无论是育人主体还是受教育的学生都更倾向于将时间精力投入到“第一课堂”中,本应在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方面发挥巨大作用的“第二课堂”在社会认知和现实中不断被边缘化。因此,厘清一二课堂之间的关系,做好二者的衔接与协同,对于提升育人效果至关重要。以闽江学院为例,将“第一课堂”专业教育和“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写入培养方案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反向促进社会对于“第二课堂”教育的重视,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形式上通过学分修习的方式、内容上通过课程设计的方式将二者衔接,在保障学生参与度的同时,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事实上,目前将“第二课堂”教育写入培养方案的探索实践在全国高校中并非多数。在应用型高校“第二课堂”建设实践中,闽江学院已经完成的前期研判与试行的培养方案可以为一些高校提供有益借鉴。

第二,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发展与培养方案刚性要求之间的矛盾。研究过程中发现上文提到的培养方案修订也可能带来其他问题。比如,以往学生参加各类素质教育活动主要依据自愿的原则,由于一二课堂之间时间分配的矛盾、个性化成长需求难以满足、个体的个性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第二课堂”参与度不高。将“第二课堂”教育写入培养方案意味着学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的学分要求,表面上看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值得进一步思考的是,“第二课堂”的育人初衷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中心,尊重学生自身特点和兴趣、进行个性化培养等是其基本要求。将“第二课堂”写入培养方案让所有学生必须参加,这种刚性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自主性是否存在矛盾?如何缓和这种个性化发展与刚性要求之间的矛盾?在未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第二课堂”建设的高校,如果仅能完成形式上的培养方案设置,但未能在“第二课堂”教学内容方面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或教学内容无法真正吸引学生,可能会产生与“第二课堂”育人目标相悖的结果,这是在未来探索实践中需要纳入考虑的问题之一。

第三,将“三全育人”理念转化为量化目标的合理性。“第二课堂”育人体系是在“三全育人”的理念下,进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实践探索,最终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诸多学校尝试将这一抽象的理念和目标量化为可记录、可测量、可分析的明确指标,以解决“第二课堂”活动难以记录、过程质量评估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诚然这种量化的方法更易于实际操作,但是这一方案或路径是否与人才培养的目标最为契合、是否会带来其他有悖育人初衷的问题比如“唯积分论”等,仍有待进一步讨论。

总的来说,科学完善的“第二课堂”体系可以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途径之一,能够在育人体系中加强产业发展与学生培养的联系,通过培养方案设置提高应用型实践教育在培养过程中的地位等,但是这一体系的统筹和规划只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路径之一,后续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更为完善的培养体系。

(作者分别为闽江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员;闽江学院创新创业创造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士,副教授)

[注:本文系教育部产教协同育人项目“基于第二课堂+AI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80119203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赵俊芳、刘玲:《我国高等教育70年盘点及未来发展建议》,《现代教育管理》,2020年第4期。

(2)张君:《协同育人视域下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创新研究》,《教育与职业》,2020年第19期。

(3)汤正华、周泽民、张兵:《要素融合:高质量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关键之策》,《江苏高教》,2020年第5期。

责编/贾娜美编/王梦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