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讲,人是用语言思维的动物,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和思想深度与他的母语水平有很大关系,语言越清晰,思维就越清晰,大量阅读的人在分析问题、陈述问题和学习知识时,会显现出很大的优势。
“东方第一几何学家”苏步青提出“语文是成才的第一要素”,他在担任复旦大学校长时曾说:“第一堂课就考语文,考后就批卷子。不合格的,以下的功课就不要考了。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
从新文化运动算起,现代意义上的语文教育已历经百年。中小学一共20门课,语文是第一大科,中小学共有13000节语文课,占总课时的21%以上,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2017年国家高考政策改革,其核心就是提高语文的重要性,数学考试难度降低,英语考2次,高考的区分度主要在语文。
不仅语文,所有科目的试题都将增加阅读量,语文能力不足,理解能力、做题速度受限,政史地主观题得不了高分,数理化生等科目成绩也会受到影响。
通过高考指挥棒改革中小学教育,重点培养和熏陶孩子的语文素养,让孩子在文字中丰富视野和精神世界,提高孩子对其他学科的领悟能力。
前英国首相卡梅伦在演讲中讲道:“我们是时候抛弃对法语的执念,转身投入普通话的学习了。等现在的小孩子大学毕业的时候,差不多中国就该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了。掌握这门十几亿人的母语,对未来英国人在全球贸易舞台上崭露头角非常关键。”
现在,世界许多国家逐渐兴起汉语热,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外孙女、英国乔治小王子等西方政要的后代,Facebook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等国际精英家庭的孩子都纷纷开始学习汉语。
被誉为最富远见的国际投资家罗杰斯说: “我这辈子最好的投资就是让女儿学中文。”
截至目前,俄罗斯、德国、爱尔兰、韩国等国家已将汉语纳入国家高考科目,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将汉语纳入本国教育体系。
据非官方统计数据,全球目前约有3000万人在学习汉语。对国外汉语学习者来说,学好汉语就意味着拥有更好的就业机会,这一点与中国人努力学习英语的原因完全相同。
母语之于学习,犹如母乳之于婴儿。国外的孩子都在努力学习汉语,作为新时代中国父母,更应该清楚学好母语对孩子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