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大学生调查|超七成异乡人对家人报喜不报忧, 是什么心态?

无论是异地上学,还是异地工作的年轻人,往往选择对远在家乡的父母亲人报喜不报忧,不妨细究背后的原因,看看当代人的心态转变吧~

01成年后懂事

简单来说,贯彻始终的还是“孝顺”两字,“孝”字意在让父母顺心,使他们心气平和,这甚至比物质效果更为显著。

离开家乡,与从小照顾抚养自己的亲人分离,虽然是因为求学、就业这类和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原因,但分离和相隔两地也是事实。

当下交通虽然方便,但舟车劳顿的疲累和父母日益增长的年龄都是不可忽视的,所以在家人和事业、学业间难免无法兼顾。

何况谁不希望可以对亲人倾诉学习、工作、生活等等遇到的问题呢?大多数人明白家人永远是自己的后盾,向他们倾诉最安全也最畅快,但刻意违背本心选择了报喜不报忧,正是将父母的情绪放在了自己的负面问题之前,体现了纯“孝”的一面。

02选择独立解决问题

每个人总归是有长大的时候,你会离开父母的陪伴,独自走上自己的人生道路,面对生活里的种种。经历了成长的你会渐渐独当一面,遇事习惯自己解决,自行隐藏或者消化负面情绪,向着成为更优秀和强大的自己前行。

换言之,这里的报喜不报忧,是因为什么“忧”都被你当场解决或后期处理妥当了,在过程中你估计会获得很多正向感悟,早忘了本来的烦恼,所以没有“忧”又哪里需要报呢?

03本身不善也不愿和家人沟通

并不是每个人的家庭都是圆满正向的,很多时候,往往很多人会控制不住将尖刺对向自己最亲近的家人。

可能是代沟、三观、忙于工作、疏于亲情等各种原因,总之演变成父母和子女间隔阂深如沟壑,别说报忧了,连正常沟通都能免则免,子女心里或许一心只想混出个天地、扬眉吐气了再谈联系的事情,而不想被家人看到自己的失败。

04父母无法给予助力

当遇到问题,你忍不住向家人诉苦时,可能本来是希望获得一点点安慰,但是人性贪婪,继而又会希望家人和你同仇敌忾,最好是给到你建设性意见和帮助,甚至是直接帮你解决。

可惜的是,因为时代和地域的不同,父母无法凭借自己过往的经验来出谋划策,不仅提供不了帮助,还会因此更加担忧你的情况。

恶性循环下,你发现“报忧”不仅无法分担你的焦虑,反而给自己额外找事,得花精力抚平父母的忧心和不安,结果本身的事情没解决,又来一堆。

很难说以上四种情况有对错之分,本质来说正是亲情的联系,才让彼此间情绪受到牵引。

其实对于大多数离开家乡亲人的子女来说,家是自己心里永远的港湾,报喜不报忧也是复杂情绪的表达。

需要注意的是,哪怕是父母和子女之间,也需要常常联系,维护感情,建立亲密关系,因为情感是需要不断反馈的。而且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事情,自古有之,还是不要重蹈覆辙为好。

常说国人内敛,很少对家人说我爱你之类的话语,因为普通人平凡的感情往往藏在生活细节里,但是仍想说,适时表达“爱意”,并不坏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