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直接关系着他的未来,相信这已经是绝大多数家长公认的道理。也正因如此,重视子女学习的家长变得越来越多。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给他们的前途铺路,很多条件普通的家长,宁愿自己节衣缩食也要为孩子争取到更多学习的机会。不过在一些偏远地区,家长们的想法可能不一样。我们一起来听听一位支教老师讲述的经历。
支教老师讲述工作经历,曾被家长踢伤,跟自己的想象不一样
提起大山里的孩子,可能很多朋友脑海中浮现出的,是那双渴望知识的“大眼睛”。记得以前上学时,每当出现不想学习的心思,老师和家长就会告诉我们:
那些偏远山区里的学生,条件那么艰苦还很渴望上学,大家在舒适的环境里,怎么可以不珍惜呢。或许对很多人而言,普通的学习机会,却是另一些人梦寐以求的。
为了平衡各个地区的教育水平,我国很多年以前就开始鼓励大学生支教了。不少优秀的毕业生,带着一份情怀走进了山区,为同学们带去更多的希望。
梁老师就是其中一员,她选择去了地广人稀的西北,因为那里学生们的平均受教育水平更低,因为气候条件等方面的原因,愿意去支教的教师也少一些。
所以,梁老师认为那里更需要自己。但正式进入工作角色后,她发现原来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样。当她和其他老师去动员学生上课时,原来家长们并不积极。
我们知道,现在上小学和初中是不用交学费的,可尽管这样那里的很多家长也不愿意送孩子去学校。梁老师说出原因,在这些父母眼中,七八岁的学生已经需要为家里“出力”。
他们对上学的意义没有什么概念,反而认为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帮家长放牛、洗衣服。为了鼓励更多学生来上学,有资助人会给这些家庭一定的补助。
通过这样的引导,才让更多当地家长把学生送来。有一个月,这笔补助延迟了,而梁老师作为发放人员,被其中的一些家长“讨要说法”。
尽管她很努力地解释,但家长们依然误以为是她有意不予发放,后来她还被一位家长踢伤了尾椎骨。可贵的是梁老师不但没有因此而放弃,反而更加清楚了自己的价值。
梁老师继续着支教工作,并悟出了新道理,更加明白三尺讲台的意义
梁老师康复以后,选择继续回到学校给这些家长的孩子讲课。事后她分享了自己悟出的道理:这些家长正是因为没有经历过多少正规的教育,所以认知水平很有限。
他们不重视子女的学习,或者对老师有误解,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正因经历了这些,梁老师更加体会到,看似寻常的三尺讲台,对学生们多重要。
读书和上学,既能给学生们升学的可能,让他们在获得足够的学历以后,成为有用之才。靠知识赢得一份正规的职业,他们的人生将会变得不同。
而更重要的是,老师在讲台上所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还包括正确价值观的建立,以及处理问题时的思维和习惯。这些往往是更深远的。
所以,梁老师更坚定了自己去支教的信念,她要用自己的力量,去让更多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从孩子们开始改变。当他们以后成为父母的时候,或许就能变得不一样。
相比学生,或许有些家长更需要接受教育,改变固有的认知
在很多热衷“鸡娃”的家长眼里,这些不支持学生多读书的父母,可能有些“不可思议”。但事实上,这是当地很多家庭的常态。
学生们因为缺少学习机会,就更少了改变的可能。所以,也有人认为,相比学生可能有些家长更需要接受教育。他们对上学的认知还停留在很久以前。
这些固有的认知,会让他们认为去学校听课是离自己这种家庭很遥远的事情。还有的家长,会认为上学以后,学生们不能将所学的东西很快换来回报,所以就否认其价值。
这样的眼光是短视而片面的,也难以给学生们带去足够的支持。想要改变这类价值的认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多让他们看到受教育程度高的学生,在生活上有哪些改变,或许更有说服力。
话题:听了西北支教老师讲述的经历,你有什么感受呢?(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可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