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双减落地后, 为啥个别家长仍对补课耿耿于怀? 郑强教授给出解释

教育事业已成为全社会发展的核心,家长的期望和家庭的未来也都在下一代的身上。

很多家长努力工作,就是为了给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学生从学龄前开始,就开始奔走于兴趣班和早教班,上着各种智力开发,或是小学超前教育的课程。

不少家长甚至以年幼的子女能够出口成章而自豪,一到过年过节就带着子女到处串门,酒足饭饱后,还让学生当众表演才艺或者背古诗,甚至背圆周率。虽然家长很有成就感,但是也给学生心中留下了童年阴影,殊不知这种教育理念反而容易好心办坏事。

为啥个别家长仍对补课耿耿于怀?郑强教授给出解释

我国传统家长的教育理念,信奉“笨鸟先飞”和“勤能补拙”。只不过有些家长在实施的过程当中有些偏激,反而会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出现负面效果。

正常来说,低年级学生家长不应该为学生的考试成绩而过分焦虑。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从孩子上幼儿园那天起,就受到各种无良辅导机构的理念影响。本来很佛系的家长,看到周围亲友家子女都去补课了,自然也容易产生“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紧迫感。

很多时候不是家长非要给学生报补课班,而是看到别人家孩子都在学习,自己家孩子没学习就不踏实。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教育内卷的大环境下,唯一的结果就是学生和家长越来越累,然而教育成果却并不理想。

每年的寒假和暑假也在进行超前学习,这是双减前大部分学生的生活常态,十分令人忧心。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方式,除了能够短时间内造成学生成绩有所提高的假象以外,却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对学习的兴趣都有极大损害

教育部特聘教授郑强表示,真正的教育不是跑得早,而是跑得远跑得久。父母之为子则为之计深远,中高考固然重要,学生未来的发展也不能忽视。

如果家长是以高考为教育目标,补课自然是无法割舍的,若家长是以学生就业为最终目的,那么“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确实已经过时了。

“别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过时了?

有些家长觉得,既然自家孩子做不到过目不忘,那就多学几遍总能温故而知新。自学能力不强,就花钱请老师补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总能跑得更快。为了争取学习时间,不惜让学生从学龄前就开始超前学习小学课程。

郑强教授直言,看似学生整日奔波在补课的路上,实际上家长并不知道孩子学会了多少。但是在内卷的环境下,学生身心俱疲却是不争的事实。

学生成绩越不理想,家长报的班越多,效果却差强人意。于是很多学生陷入恶性循环当中,即便考上大学后,也会感觉十分迷茫。

郑教授发表过SCI论文200余篇,带过几十名博士生和硕士生,还担任过多所高校的校长,对如今大学生的学习心态有很深刻的体会。他表示,如今的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对科学知识的渴望已经比较惨淡了。

过往的补课生活已经把学生累坏了,到了大学没有了补课和家长的监管,靠补课上大学的学生很容易放纵自己的精神,这种放纵将直接体现在学业之中。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大学生即便是考上大学,依旧很难就业的根本理由。

写在最后

如同郑强教授所言,真正的教育如同龟兔赛跑,不是比起跑而是比结果。家长也要有大局意识,不能把眼光只放在眼前的期末考试上面。

真正考上985大学的高材生,几乎很少是靠补课上岸的。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补课很难从根本上提高学习能力。真想提高成绩,还得靠学生自己

即便学生确实不擅长文化课,家长也可以另辟蹊径,寻找学生的兴趣点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有些学生一开始不爱学习,但是意外喜欢上了航天知识,为了看懂科普知识,只能自学物理和化学,反而变相提高了整体考试成绩,这要远比给学生补课效果好得多。#知识红人季#

万晴教育指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