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部将统筹多部门综合监管非学科培训, 提醒家长勿盲目跟风报名

新京报讯(记者冯琪)2月28日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对于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监管,教育部将统筹协调相关部门,逐个破解行业准入、价格调控、日常监管问题。同时建议家长,能在学校满足补差、拓展等需求的可以不再为孩子报校外培训班,切勿盲目跟风。

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中提到,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应体现公益属性,防止出现新的野蛮生长。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相关负责人强调,非学科类培训与学科类培训一样,都是立德树人的事业,都应坚持公益属性,遵循教育规律,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有效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上述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门把非学科类培训监管作为工作重点。首先把握特点,区分非学科类培训与学科类培训的异同,准确把握非学科类培训以素质类为主、行业属性突出、种类繁多等特点,加强研判,提高治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同时,建立由体育、文化、科技、人社等行业主管部门为主负责,教育部门统筹协调,发改、财政、民政、市场监管等其他综合部门共同履责的综合监管机制;建立相应的价格、人员、材料等规范,完善准入制度,明确标准要求。此外,加强非学科类治理的顶层设计、蓝图规划,其次对行业准入、价格调控、日常监管等重点问题逐个破解,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增强非学科类培训治理实效。

对于家长报名校外培训机构,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相关负责人给出3点提醒建议:

一是理性参与培训。多与学校、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注重结合孩子的个性特质、兴趣爱好和学习状况等因素,因材施教,能在学校满足补差、拓展等需求的可以不再为孩子报校外培训班,切勿盲目跟风。

二是选择合规机构。确有培训需求的,要认真查看培训机构办学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与教育部门公布的黑白名单进行查询核对,事先了解其从业人员、资金监管、收费标准等情况。

三是与培训机构签署规范的培训服务合同,不超过规定时长缴费,主动索要发票等收付款凭证。同时,自觉抵制变相违规培训,及时举报违法违规行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新京报记者冯琪校对陈荻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