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录取通知书逐渐发到学生手上,我们惊喜地看到,今年有很多寒门学子考入理想的大学。
江西吉安,一个村里的孩子蒋侨考上北大,村里给他举行庆祝仪式,让他骑马从街上走过。
那个曾经坐在屋顶蹭课的男孩全杰通,考上了电子科大,以后再也不会没有网络学习了。
浙江丽水的徐倩,她在今年高考中考出694分的好成绩,成为全乡第一个上清华的孩子。
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坚持和毅力,也会发现,读书,依然是改变命运很好的方式。
01.读书苦,不读书的人生更苦
网上曾看过这样一个报道。
有个高二学生被母亲批评后,赌气来到郑州打工,刚开始看到4000元工资时还很高兴,可刚干两天,就回家了。
看上去,洗碗刷盘子不需要费脑子,但整日重复单一的动作,不仅累而且无趣。
这个学生终于发现,还是读书比较轻松,他回家跟母亲道歉,表示要好好读书,并考出全班第一的好成绩。
你看,当你将精力用在读书上时,是很容易出成绩的。
成年后我们会发现,那些读书时期感觉的苦,比起生活的艰辛,都不算什么。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3位学霸的经历。
1、陕西汉中,王宝丽,考出593的成绩,报考了西北大学。
王宝丽家在农村,她的父亲早年出意外,切掉了脾脏,不能干重活,就在家以编竹筐为生。
她的母亲外出打零工,一年能挣4000元左右,节衣缩食,也很难供她交学费。
面对每年6000多的学费,她父亲坦言:“感觉考上大学,也供不起。”
真的很心酸,但这也是现实,女孩表示会努力读书,以后好好挣钱,改变家庭状况,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读大学是她的希望,不读书,也可能自己会重复父辈的生活。
2、黑龙江,一对姐弟,双双考上哈尔滨工业大学。
这对姐弟的家在农村,父亲患有腰间盘突出,母亲患有风湿病,干不了重活。
家里的墙是土垒的,没有像样的家具,装书的筐却有好几个。
为了供两个孩子读书,他们将家里的牛卖了,父亲每天加班加点干活,3斤重的瓦片一次搬10片,一天搬12个小时。
但看到孩子们的录取通知书,他激动地流下泪来,自己辛苦点没啥,只要孩子有好的前途就高兴
3、湖南常德,何润琪考出707分的好成绩,成为省文科状元。
他的父亲是工地上扎钢筋的小工,每天凌晨出门干活,天黑才能回家。
何润琪从小就知道父母的不容易,会一边读书,一边帮母亲种地,学习也从不让父母操心,经常都是班里的第一名。
这几个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理解父母的艰辛,想要通过自己努力,给父母一个好的生活。
而他们的父母,也都坚持一个信念,认为读书可以给孩子一个好的前途,拼尽全力也要托举孩子。
02.努力读书,可以让自己跨越阶层看世界
“读书,到底可以改变什么?”有个孩子问父亲。
父亲沉思一下回答:
“一棵小树长一年,只能用来做篱笆或者当劈材烧,如果长到10年,就可以做家具,如果长20年,用处更大了,就能做房子的梁。
一样的道理,如果你读一年书,可以放羊,能把羊的数量查对,如果读10年书,可以懂机械操作,可以去修理机器,如果读20年书,那就懂设计原理,可以设计出我们没有见过的东西。”
孩子点点头,说:“明白了。”
父亲问:“你认为放羊、修机器,当环卫工这些工作好不好?”
儿子答:“不好,丢人。”
父亲说:“错了,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一个工作都有存在的价值,只是跟能力有关,你只能找到适合你能力范围的工作,要想成为人才,需要努力读书。”
是的,读书并不能证明人的地位,而是可以决定你选择的机会。
《给安德烈的一封信》中有这样一句话:
“孩子,我要求你认真读书,不是要你去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希望你将来可以有权利选择有意义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杀。”
努力读书,可以让自己有机会跨出原来环境,到另一个世界看风景,你的眼界和见识也会随之增长。
03.考上好学校,改变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是孩子的起点
《怦然心动》中有这样一句台词:
“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
人生的路有千万条,读书是相对容易的一条。
刘媛媛出生寒门,用她的话来说,贫寒的连门都没有,家徒四壁,父母也坚持让她读书。
通过努力,她考上了北大,也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走上来《超级演说家》的舞台,赢得了属于自己的荣誉。
她说:“命运给了你一个比较低的起点,就是要你用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
当你跳出农门,改变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人生,也是你孩子的起点。
《红高粱》里说:
“我们一代代出生,一代代死去,要让这一代人和上一代人不一样,不然我们为什么活着呢。”
诚然,我们不能改变命运的起点,但可以决定人生的终点。
让下一代可以有一个更高的起点,让孩子不用像我们的父辈那么辛苦,这是寒门的使命,也是我们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