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老师撕学生草稿本, 家长在班级群和老师互怼, 校方已给出处理意见

老师和家长,本来应该是最和睦的两个群体,这两个群体的目标完全一致,都是为了教育孩子,把孩子培养成才。

然而近年来,家校矛盾频频发生,有的是因为家长和老师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但更多的是因为一方对另一方的要求过高导致的问题。

近日,福州市长乐区某小学就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曾女士的儿子在该小学某班上学,因为草稿本被老师撕掉,这位家长在班级群向老师询问情况。

按照这位曾女士的说法,她在班级群里请问老师,是孩子作业做得不对还是字写得丑,导致老师把孩子的草稿本撕掉。

老师回复我已经和你孩子说了,说了很多次了。孩子左耳进右耳出,要管教的是你儿子,你儿子还经常扰乱课堂纪律。

曾女士对老师的口气不满,因为老师一口一个你儿子怎样怎样,用这种口吻和家长说话,曾女士觉得老师很不礼貌。

曾女士表示,我儿子有问题,你找家长,那我觉得你老师有问题,我也可以找你的家长,那就是教育局,我可以去教育局投诉你。

老师表示,家长没脑子,就是去北京教育局投诉也没用。接着,家长和老师就在班级群里开始了互怼模式。

老师要求家长来学校解决问题,曾女士表示拒绝,她明确告知老师会去教育局投诉。此事经学校协调,表示会批评老师,曾女士撤回了投诉。

然而,第二天,曾女士的儿子又被老师批评了,第二天曾女士到学校向其他同学询问,发现儿子确实被老师批评了。

这导致曾女士再次向教育局投诉,要求老师给自己儿子道歉,以免孩子的幼小心灵受到伤害。并提出转班,不让这位老师再教自己的孩子。

然而这所小学这个年级只有一个班级,根本无法转班,经教育局协调,最后曾女士如愿将儿子转入另外一所小学就读,此事就此告一段落。

虽然事情已经得到解决,但在这起家校矛盾中,家长和老师都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导致矛盾不断升级,最后给双方都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l 家长的处事方式值得商榷

按照曾女士的说法,她在班级群公开向老师请问并非是质问老师,而是想了解具体的情况,想知道儿子的草稿本为什么被老师撕掉。

但这个说法显然站不住脚,正常情况下,家长和老师沟通孩子的问题,通常都会通过私聊的方式进行,私人问题极少会在班级群公开询问。

这位家长在班级群公开询问,多少有点质问的意思。老师用你儿子来称呼学生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完全没有必要过于纠结此事。

尤其是老师希望家长去学校解决问题时,这位曾女士明确表示拒绝,要向教育局投诉,显然是早就对老师有意见了。

l 老师对学生的态度确实过于粗暴

这位同学上课不认真,老师布置的作业左耳进,右耳出,讲了很多遍也没用,还经常扰乱课堂纪律,显然这不是个乖巧的孩子,多半比较顽皮。

老师估计也是气得够呛,才会在气急了的情况下动手撕了孩子的草稿本。某种意义上,这也是老师对孩子负责的一种表现。

如果老师不负责任,完全可以听之任之,不去理会这个孩子,之所以还去批评这个孩子,本意还是希望孩子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认真学习。

当然,撕学生草稿本的这种行为,确实不是一个老师应该做出的事情,无论如何,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不符合一个老师的职业素养。

写在最后:

很明显,在这起事件中,老师的教育方法确实存在问题,撕学生草稿本这种粗暴的教育方式不应该是一个老师的正常行为。

家长的处理方式不是很妥当使得事件一再升级。如果家长通过私聊的方式,或者直接去学校和老师当面沟通一下,问题就很容易得到解决。

双方的不理智行为最终导致了不可收拾的结局,最后受到伤害的永远都是孩子,这个孩子在这所学校的处境一定会变得很艰难。

好在教育局最后通过转校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得孩子能够在一个新的环境重新开始学习,把对孩子的伤害降到了最低。

很多家校矛盾本质上并不是什么太严重的事,更多的是双方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出了问题,从而使得小矛盾不断升级。

对于老师来说,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公平对待学生,尤其是一些问题学生是一个教育者的基本素质;作为家长,也应该对老师多一点理解,毕竟如果老师全部佛系,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孩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