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民国一学者数学考了0分, 其他都是满分, 北大拒收, 却破格进清华

在当今的高考制度下,偏科是绝对不允许的,严重偏科的人往往不能获得理想的总分,考上好的学校。

不过在二十世纪初,中国百废待兴,各个行业都需要人才,因此有一科专长的人很有可能被破格录取。

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就是这样的人,他虽然数学考了0分,但因为文史成绩满分被清华大学录取。

早年经历

吴晗是浙江义乌人,原名吴春晗,字辰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吴晗的父亲是秀才出身,对儿子管教严格,吴晗自幼也非常聪慧,他熟读诗书,对文史的兴趣浓厚,尤其对明史有研究

他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好学生”,相反,他上学期间抽烟打架,逃学旷课,很不听话,同时,他学习维新思想,对梁启超、康有为的思想很感兴趣。

吴晗中学毕业后,家道中落,他不得不辍学在本村的小学教书,赚些钱贴补家用。

几年后他就再也不甘心干这份工作,未经父母同意就离开家乡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1928年,吴晗来到杭州考入之江大学预科,但是一年后该校停办,他又前往上海,考入中国公学。

在这里他遇到了他人生中的“贵人”,时任该校校长的著名文学家胡适。

胡适非常欣赏吴晗的才华,吴晗所写的《西汉的经济状况》一文令他赞叹,二人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在胡适离开中国公学的时候,吴晗也随他离开,由顾颉刚安排在燕京大学图书馆当馆员。

在这段时间里,吴晗写出了《胡应麟年谱》,胡应麟是明代中后期著名学者,这部年谱成为吴晗研究明史的开端,获得胡适以及很多其他学者的赞赏。

数学0分但被清华录取

1931年,胡适开始担任北京大学文学院的院长,他想让吴晗进入北大深造,就鼓励他参与了考试。

未曾想,吴晗偏科非常严重,入学考试需考文史、英文和数学三科,他的文史和英文都考了满分,数学竟然得了0分

按照当时北大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有一门零分是不能录取的,胡适也没有办法。

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清华大学在此时向吴晗抛出了橄榄枝,破格录取了这位文史方面的“天才”,让他在清华潜心深造。

胡适虽然没能让爱徒来到自己所在的学校,但这并没有影响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在清华就读后,吴晗仍然和胡适密切来往,二人在学术上的交流让双方都受益颇多。

胡适是真心爱护人才,当时吴晗一身清贫,甚至连学费都交不起,胡适给清华代理校长翁文灏和教务长张子高写信,说明吴晗的情况并大力推荐他的学术能力。

而恩师的教诲吴晗也一直感激于心,毕业时,他在自己的毕业照上题写了胡适的名言:“大胆的假设,小心地求证,少说些空话,多读些好书。”

然而就是感情如此深厚的师徒二人最终还是走向了截然不同的道路,成了话不投机的“陌路人”。

信念坚定的中共党员

九一八事变让中国开启抗日的步伐,吴晗当时正是一腔热血的有志青年,心中的爱国情怀也被点燃,积极参与请愿活动

1937年开始,他先后在云南大学和西南联大担任教授,投身抗日民主运动。

吴晗认为,蒋介石政府昏庸无能,国难当头官民却非常腐败,无法带领国家迎来光明,反而使得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只有推翻当局政府,中国才能有希望。

而胡适一直以来坚持“读书救国”理论,对于当局政府的作为很少表态,吴晗曾写信希望胡适能为他指引道路,但胡适并没有回应

也许在此时,曾经无话不谈的师徒二人就已经注定将走上不同的道路。

吴晗很快成为了中共信赖的地下党员,加入了民盟,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他都是一名有着坚定信仰的中共党员

不过参与政治活动也使得吴晗没有太多精力投身史学研究,此后他再也没有写出过一部史学著作。

在听闻李公朴、闻一多等人被国民党特务刺杀的消息之后,吴晗满怀愤怒,写成《论暗杀政治》一文,他用自己在研究明史时所用到的学识,尖锐的抨击国民党统治。

对于恩师胡适的倾囊相助,吴晗其实也一直没有忘记。

1946年,二人在上海偶遇,吴晗邀请胡适去家中做客,胡适拒绝了,后来在北平,他再次邀请,这次胡适虽然前往,但二人已经话不投机。

建国之后,胡适前往台湾,从此辗转在美国和台湾之间,再也没有回到大陆,与吴晗也没有见过面。

吴晗虽然一生投身于文史研究和政治运动,为新中国成立也贡献了积极的力量,但是他并没有善终,而是被迫害致死,死前头发还被拔光,实在是非常遗憾。

小结

1969年,吴晗凄惨死去,尸骨至今下落不明,这是时代的悲剧,也是史学界的一大损失。

吴晗为我们留下了众多明史研究的资料,也留下了严谨治学的学术作风,这些都是值得后人去学习的,他的成就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终究被后世铭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