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院校

很多清华北大学生出国留学后, 为何不报效国家而是选择留在美国?

清华北大,是中国最知名的高学府,能够考上这两所大学的学生,可谓凤毛麟角,人中龙凤。他们90%是当地的高考状元,是学校和家乡的骄傲。

然而,当他们走出清华、北大校园的时候,很多优秀的毕业生选择留学,美国是他们向往之地。

当人们期待他们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的时候,他们很多人不愿意回到祖国,为国家贡献力量,而是留在美国并为美国的科技发展,努力工作,并推动美国的科技进步。

博士毕业照

2005年,有一则调查报告内容显示,清北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优秀本科生,全部选择去了美国,在美国的高校给导师当助手,帮助美国搞科研。

2000年,清北本科有20%的人选择出国,78%的人留在美国。随后几年,清北不论留学人数,还是留美比例,都在逐年提高。

直到最近几年,随着国家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国内科技企业纷纷推出吸引人才的政策,很多留学生愿意回国发展,这种势头有所好转。

2016年-2019年,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在这四年间,我国共有251万学子选择出国,回国有201万人,留在国外的50万人。但每年仍有12.5万人继续留在国外,为他国效力。

清华大学著名的教授施一公先生提出自己的看法:留学生不愿回国的主要原因是安于现状。这些学生在国外待了长达4年之久,他们都已经习惯了国外的生活,如果让他们再回到国内发展,可能要面对陌生的环境以及不熟悉的人,重新认识这就会浪费极大地时间。

施一公先生毕业于清华,在美国留学并取得博士学位,曾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任教,2008年回到清华。他在美国生活多年,有着亲身体会和感悟,对留学生的想法是很清楚的。因此,他的话有一定的道理。

施一公和大学生在一起

下面是一个美国留学生的例子,也印证了施一公先生的说法。

她说:“我不是清华的学生,但也是留学生,出来的时候想着要回国的,但现实很骨感,现在越发倾向于留在美国了。”

从她的叙述来看,核心部分有以下几点:

第一,美国收入高。作为普通员工每年两人(和丈夫)收入35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233.8万元,在纽约买房压力并不大。在国内很难达到这个待遇,在一线城市买房想都不敢想。

第二,工作安逸。每天工作6小时,周六周日休息。年假20天,病假没有限制,事假相对随便。而国内有些企业还在坚持996、007工作制,确实让人难以忍受。

第三,生活舒适。下班后就是自己的时间,养宠物、逛店、度假享受两人世界。因为收入高,食品、衣服、化妆品随便买。

第四、同样爱国。国内疫情爆发的第一时间,购买防疫物资支援国内;奥运会为国内运动员加油,拿到金牌一样热泪盈眶。

第五,喜欢美国?不,只是为了赚钱轻松,能够过上安逸的生活。面对种族歧视,也是无可奈何。

主人公总结一句话:“在美国赚的钱多,付出的劳动时间少,买房还便宜”。

一留美学生选择留在美国

大多数留学生不愿意回国发展,还是考虑现实问题多些,薪酬待遇、工作压力、业余生活、孩子教育等问题。不回国发展,并不意味着不爱国,只是在理想和现实选择上,他们选择了现实。

原浙江大学校长郑强说:美国不怕我们培养多少硕士、博士,美国人最怕的是我们坚定的爱国信念和血液里流淌着爱国的基因。

在大学期间加强爱国教育极其重要,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树立爱国、报国的思想。而很多大学爱国教育是欠缺的,他们往往只重视专业能力的培养,忽视或弱化了爱国教育,导致很多大学生缺乏国家使命、责任担当和报国志愿。

国家在发展缓慢的领域、急需的学科设立国家人才基金,打破条条框框不拘一格吸引人才,并提供优越的薪酬待遇和生活条件。让那些有心报国,却担心生活掣肘的有志之士,放下包袱、勇敢地回到祖国的怀抱。

借鉴、学习国外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企业文化,创造适合年轻人工作的企业氛围,让他们专心工作。996、007与法律相违背的、强迫性劳动制度必须废除。

建立合伙人的引进机制,把他们的聪明才智和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分享企业发展的红利。

引进人才签约仪式

国家每年花费巨资培养大学生,至今每年仍有12.5万留学生留在国外,为西方国家效力,人才流失令人心痛。

81%清华、北大留学生不能按期回国,成为留学生流失最为严重的两所顶级学府,虽然留学生有自己现实的考量,但背后反映出来的问题是缺乏爱国教育。

中国有句俗语:子不孝父之过。孩子没有教育好,是父亲的责任。同样大学生没有教育好,学校有难以推卸的责任。我们国家培养学生,是为自己国家服务的,而不是美国。因此,大学生加强爱国教育势在必行。

中国每年有十万多留学生为他国效力,大家如何看待?欢迎讨论、留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