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从“考一代”到“考二代”, 跨越30年的对比

又是一年高考时。

离自己当年高考,已经过去有30年了。

如果自己算是“考一代”,那么到了儿子这一辈,应该算是“考二代”。

两代人,相隔了30年的高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今天做一番简单的对比,不知道您是不是有同样的感受。

一、高考对人生的重要程度。

对于当年的农村孩子来讲,考上大学,跳出农门,意味着社会阶层的巨大跨越。

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知道,能够从“吃农业粮”变成“吃商品粮”,那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考上大学,国家分配正式工作,一辈子衣食无忧。

高考落榜,回到村里“修理地球”。

说高考改变命运,彼时更甚。

而现在,不管是社会层面还是家庭层面,我们的孩子都拥有了较好的基础。

城乡的差别渐渐消失,至少不再像以前那么大,尤其是“考二代”,父辈已经实现了从农村到城镇的跃升。

打个不知道是不是恰当的比方,“考一代”相当于从贫困迈向温饱,“考二代”相当于从温饱奔向小康。

显然,高考对于前者的重要性更大一些。

二、家长对高考的重视程度。

重视读书是国人的优良传统,只是几十年前的家长,有心无力。

记得当年父母经常对我说:“要好好念书啊!你看在农村多苦!只要能吃上商品粮,来村里上班也行啊!”

他们对读书,对高考,对未来,只有一个特别模糊的概念,也不能为你做什么。

而且,他们也能够接受我们考不上大学的结果,毕竟,考不上大学的人占了大部分。

至于上学接送,更不可能,哪怕是高考,也是考时无人陪,考后无人接,都是我们自己解决。

到了儿子这一代,家长对孩子的照顾已经无微不至,每天上学接送,重要的时间节点相陪,大多数要求都能满足。

对未来,也有较为清晰的规划,将来学什么,在哪个城市就业,都有一定的设想。

相比而言,现在的家长更重视高考。

三、考大学的难度。

30年前,全国大中专院校加在一起,录取人数大概在60万上下,总录取率为20%左右。

而根据去年的数据,全国录取人数已经达到了1000万人,总录取率超过了90%。

就算是本科的录取人数也超过了400多万人,录取率超40%。

现在想有个学上,太容易了。

当然,现在我们对孩子们的要求不是考上大学,而是考好大学。

但不管怎样,从升学难度上来说,还是过去更难一些。

四、求学的辛苦程度。

上高中时,我曾经开玩笑总结说,有三种状态最舒服:

宿舍躺着,餐厅站着,厕所蹲着。

那时候,觉得一天到晚都在上课,都在做题,好忙好累好辛苦,难得一点空闲。

但后来儿子上了高中,才发现自己的高中生活还挺幸福。

那时候,每周日下午是能休息半天的,可以自由活动,也可以去教室看书,甚至可以上街购物。

那时候早自习只有一节,晚自习只有两节,没有听说过早自习二、晚自习三,更没有听说过还有午自习。

跟现在相比,当年简直就是快乐教育和素质教育了。

虽然,当时并不觉得。

当然,现在的物质条件更好一些,不用二三十人都住在一间屋子里的大通铺上,不会冬天喊着“布衾多年冷似铁”咬牙钻进被窝,用身体的温度去抵抗天气的寒冷。

而从学习压力上来说,现在的孩子们更大。

教育的内卷不断推高名校的录取分数,孩子们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面对学业,去和同学竞争。

30年,高考从7月改到了6月,但天气还是那么热,高考还是那个高考。

不同的年代可以比较,但我们却不能说哪个年代更好。

我们说孩子们生活在蜜罐里,他们却说我们享受了时代的红利。

其实,谈不上哪一代更辛苦,哪一代更幸福。

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苦,每一个时代也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乐。

真正的幸福和快乐,不是来自于年代,而是来自于青春,来自于奋斗。

人生能有一场高考,是我们的幸运。

我们每个人要做的,是勇敢面对,让高考不仅成为我们的回忆,还要成为我们的骄傲。

明珠絮语,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长的教育困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