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论文的摘要部分怎么写?

摘要的定义:摘要就是对某项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过程、研究发现及相关政策建议的简要概括。

特点:独立性:摘要要独立成文,它可以视为一篇小文章;

内容性:摘要又有 实质性具体内容;

新颖性:摘要最好能体现文章的创新点比如新视角或者新方法等

应摒弃的一些错误认识

√论文摘要可以“套”。

√论文摘要其实就是论文的“骨架”。√论文摘要可以“狐假虎威”。

√论文摘要主要是讲思路和方法,而不讲研究结论。√论文摘要主要是讲论文的分析结果。

√论文摘要仅是原文缩小比例的压缩版,而不是独立成文。

针对写不好的原因寻找突破

1.内容的连贯性。

2.具体的“度”的把握!

3.为什么概括不起来?

4.背景为什么会写多?

5.“套”的表现或典型。

6.检查标准∶是否是自己的?是否完整、相互兼容(各部分)?是否“答非所问”?

摘要部分需要注意的几点具体表现可以从三个方面表现出来。

第一个方面是摘要的一般构成,包括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结论。

1.研究背景。比较常见的是研究背景比较冗长。有时候,解释的背景和文章的主题关系不大。

2.研究内容。研究内容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不符。二是研究内容不具体,写得“生搬硬套”。

3.研究思路和方法。基本上是用文字重述了“论文结构安排”。

4.研究结论。有些论文的摘要只谈研究问题、研究过程、研究方法,不提研究结论。研究结论或发现没有在摘要中反映出来,这是写摘要的大忌。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研究结论无法与前面的问题“衔接”。

5.政策建议。提到的政策建议或含义,脱离了文章本身的内容,很多都是这个领域的共性,不具体。

第二个方面是论文或作者的个性,即摘要应体现个性。你对自己的事情谈论得不够多,而对别人谈论得太多。具体在:

6、缺乏个性。 摘要中讨论的大部分内容,如研究背景或研究意义等,均来自他人(可以说都是节选),与自己的研究关系不大。

7、分析的思路或过程不具体。比较常见的做法是直接套用一些“核心”、“模型”、“理论基础”等“术语”,浑水摸鱼。 对于读者来说,更期待看到的是“核心”和“模型”的具体内容。 这种模棱两可或陈词滥调本质上仍然是从别人那里借来的东西。

第三个方面是摘要的概括性。

8. 摘要不够概括。 概括意味着不应该详细讨论摘要,否则将失去简洁性。 抽象不够笼统的基本情况有两种:第一种是完全没有笼统,直接替换目录。 摘要变成了一本书,复制了文章的“目录”,也算是基本没有头脑风暴了。 二是将文本按一定比例压缩,摘要变成缩小比例的文本。 可以认为这还是有点脑洞的。 毕竟,压缩工作已经完成。

9.揉在一起。将研究过程与研究结果相结合,很容易产生冗长的摘要,因为每个部分都是从前到后的。

以下三个方面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1研究背景过长。

2没有研究成果或研究结论。

3摘要只是对正文的转载和压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