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北大附中换帅, 素质教育是否完败? 成绩到底算不算素质?

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朋友的孩子中考结束之后一直在纠结,到底是报考六小强的哪一个呢?他妈妈是想让他报北大附,理由是离家近,而且刚换校长了,教育模式也会换。但他自己还是想报101,反正也没多远,路上有意思。而且也是因为北大附换校长了,一两年之内的教育模式未必能磨合好。

只能叹气啊,这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不仅有权力选择,还有能力提出自己的思考角度。他们最后是选择了101,不是说北大附不好,只是尊重了孩子的意见。

北大附换校长是三月份的事情,当时恨不得传遍了海淀妈妈圈儿。当然,这已经是第二次破圈儿了,第一次是原来的王校长离任,妈妈圈儿里就兴奋了一阵子。有的感觉惋惜,认为是最后一个素质教育的阵地要丢失了。但也有不少认为应该的,早就该换了,否则得耽误多少寒门子弟的前途啊。

这种事儿其实挺说不清楚的。要我说这就相当于某互联网大厂换了个CEO,一上任就禁止996007,要让员工体会到轻松的“素质工作”,把时间更多放到休闲和家庭上。

这种理念和理想好不好?非常好,没有人不想要。

但是有一点,很多人之所以来大厂上班就是为了挣钱的,如果没有了加班,那业绩会不会受影响,工资收入会不会下降?如果下降,那员工和他们的家属还能支持“素质工作”吗?

当然,CEO可以说,我们之所以让员工进行素质工作,就是要让他们全面发展,不能为了工资而上班,而是要让他们体会到工作的乐趣。这样,他们就会找到自己最擅长的工作岗位,从而发挥出更高的效率,这样也未必减少收入,或许还会增加呢。

这理论是肯定没错,但就是实施起来比较难。谁都想把爱好当成工作,轻轻松松就把钱赚了。但偏偏这是个资本化的时代,或许你们公司的收入没有降低,但别的公司提高了,这怎么算呢?

市场份额就这么大,别人的业绩增加,就相当于自己的减少,这是不是等于耽误了员工们赚钱吗,那还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吗?

很多人上班就是为了散碎银两,这不是什么应不应该的事情,而是他们没办法。那上学也一样,大多数家长让孩子上学就是为了分数和考上好大学,不是他们不喜欢素质教育,而是有限的名额就摆在那儿,你不抢就有人要,家长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不得不承认,北大附原来的王校长是很有教育理想和执行能力的。在他的领导下,北大附的走班制、导师制和学院书院国际部什么的都办得很好。只是这高考成绩,也说不清楚是好还是不好。

说不好吧,人家各项指标也都不弱,否则也不能是六小强。说好吧,却似乎比其他学校要弱点儿。所以北大附一直算是六小强里的异类,形象高大上,但从成绩讲却成了某些家长的次选项,或者说是捡漏儿项。反正我是说不清楚,无法评价。

前些年一直有争论,就是素质教育当然好,但分数成绩到底算不算素质的组成部分?而且,既然是强调素质,那能不能把成绩项给去掉,直接找清北985什么要点儿名额指标再进行实验好不好?要不然总有家长担心,自家孩子的天资不是很牛,家里条件也并不太好,这样素质两年,会不会耽误了这寒门子弟的前程?

这其实还是说不好,人生从来都是现场直播,没有对比,更不知道改变方式之后能有什么成果?那既然是没有评价标准,王校长的争议就一直存在呗。甚至前些年有北大家长直接把他告上了北大管理层,要求撤换。

但北大还是很信任王校长的,没有罢免,只是调整了一些教育方法而已,别太为了素质而素质。毕竟实验结果是你的,而孩子是人家的,不能太为了自己的理想而拿别人家孩子做实验。

今年新上任的马校长是从北大空降的,一上任就表示,要重视家长的期待和社会的评价,要增强课内教育时间,减少各种素质教育。总之一句话,就是北大附要重视成绩了,升学率才是硬道理。

这更是说不好了,只能说是在现在这个阶段,应试教育又占了上风。虽然不能说是素质教育的全面败落吧,但留给素质的阵地不多了。当然,也不能说成绩就不是素质吧?毕竟人类是追求确定性的,而既然有高考,就很难说仅用一年的冲刺就能弥补回两年的素质。

无法评价,是非功罪,留待后人评说。

对了,之所以在这个时期换掉王校长还有个解读,就是因为双减政策。因为过去北大附在学校里虽然推广素质教育,坚持得也非常好。但只要是家长们追求成绩,那放了学就会给孩子报更多的辅导班,弄得孩子更累,但成绩没落后。

而双减政策一出,培训机构几乎是团灭。就算是家长仍然能给孩子找到老师,其选择性也是减少了很多。那如果学校继续坚持素质教育,家长们就很有可能是多花钱却没得到效果,孩子是受了累还丢了成绩。学校和校长呢,则或许是丢了业绩和面子。那与其最后得到全输的效果,还不如感觉换了校长呢,大家至少都留个面子。

我不知道今年北大附的撕票率是多少,当然前几年的我也不知道,只知道这是六小强里被撕的最高的。几乎成了天牛娃们的备胎校,也就成了普通牛娃的捡漏校。那如果是这样,这些年北大附的成绩也就情有可原,毕竟生源是决定成绩的重要因素。

说实话,我作为海淀家长,也对王校长的素质教育不是太感冒。不是说素质教育不好,而是真的对成绩没什么帮助。就相当于上班很轻松,但是对工资没帮助。

还有其他的,比如不穿校服这事儿,确实是让孩子们漂亮了,有了个性。但是也客观上助长了攀比,家长的财力和精力支出都增大了。我家孩子是从小学就穿校服的,很省事儿。而看着邻居家孩子这每天换衣服的会羡慕,但在她妈妈吐槽太累的时候也感到窃喜。其实孩子真的在乎这几年的个性美丽吗?我觉得不一定,那还是让大家都省点儿精力为好吧。

其他的各种素质教育就不说了,不早读不用统一教材什么的都行,只是凡事都有代价,任何事情都有成本。有的代价是由孩子来承担,有的成本就转嫁到家长身上吧。

最让我不能认同的就是学校鼓励早恋,我不知别的家长是否支持,反正我们是不太理解的。这种事儿其实不制止就已经是相当地放开了,但如果再鼓励尝试,很难说真的有什么好结果?

什么岁数干什么岁数的事儿,非得提前尝试,那到了该干的岁数干什么呢?反正如果我是女孩儿的家长会比较担心的,这幸亏没鼓励尝试生孩子,试验的后果由谁承担呢?

当然这也不能以偏概全吧,毕竟北大附确实是高大上,各种选修课我都看不过来。自由、民主,堪称教育界的灯塔学校。这幸亏都是牛娃,也幸亏还有个高三冲刺,要不然王校长可能下课得更快吧。

自由民主,这其实是孩子最希望的,哪个不想自己制定学习计划,然后按自己的意愿来安排?之前我还有个朋友的孩子在北大附,初中成绩还不错,但高中给自己制定的计划堪称完美,除了泡儿妞就是打游戏,反正也没人管。他父母开始还真不知道,知道的时候转学也没用了,最终成绩不能说多差,只能说和其他本来同层级同学比,相当的凑合了。

但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初衷,这说明你们家孩子没有自制力,不适合枯燥的学习,就适合放飞自我。所以早就该直接去职业高中的,费劲巴拉的进北大附本来就是个误会。素质教育,就是要发现孩子的特长,喜欢学习的去学习,喜欢玩儿游戏的,就让他这辈子玩儿个够。

还是这句话吧,不是说素质教育不好,而是没有太好的素质归宿。

如果说从小就有素质小学、中学、大学,然后再有素质公司,一条龙服务,那我相信会有很多家长接受的。孩子无所谓,没有不喜欢随心所欲的,肯定四脚朝天的支持。

总之吧,北大附中换帅,也不能说素质教育完败了,毕竟理想可以有,万一实现了呢。我是总接到有支持素质教育的信息,每次也都表示支持,毕竟又为我家孩子去掉了一个竞争对手。

另外在我看来,素质教育既然是符合人性,那或许其竞争将更加残酷。毕竟随心所欲就是要放大人性中最基础的东西,无论是爱好、贪婪、懦弱还是懒惰,都会被放大。而这样的结果也必定是一个丛林社会,弱肉强食胜者为王。

之所以欧美等国都支持素质教育就有这方面的考虑,资本主义本来就是强调自由竞争,优胜劣汰,命苦不能怨政府,谁牛逼谁就应该拥有一切。在竞争中失败的,那就活该被踩在脚下,毕竟路是你自己选的,输了也要注意素质。

这其实就像是北大附的口号:致力于培养个性鲜明、充满自信、敢于负责,具有思想力、领导力、创造力的杰出公民。他们无论身在何处,都能热忱服务社会,并在其中表现出对自然的尊重和对他人的关爱。

说明培养的就是狮子,是丛林法则的王者。当然不可能都成功,但在无规则之下,必定有残酷的胜出者。我支持继续进行素质教育的试验,只要不拿我家孩子当试验品就行,别人家的孩子,在人性丛林里放飞一下也挺好的。

仅供参考。

随便买房都能发财的年代过去了,只有选对房、避开坑,才能享受到资产升值红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