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为啥不建议孩子“住校”? 这3个原因太现实! 看完之后, 择校一定要慎重!

升学考试都已结束,现在正值孩子们幼升小、小升初择校的重要时刻。

在选择学校的问题上,家长们焦虑万分:是为孩子选择一个离家近的学校走读靠谱呢?还是选择寄宿学校好呢?

后台也一直有家长留言,询问把孩子送去寄宿学校究竟好不好?

家有俩娃,管不过来;

夫妻学历有限,辅导不了孩子写作业;

和爱人工作很忙,早出晚归,没时间照顾孩子……

各种各样的现实原因,让大家越来越倾向于把孩子送往寄宿学校,但又不确定这样做到底好不好。

对于大家的问题,小智咨询了一些育儿专家,查阅了一些关于儿童心理的专业书籍,发现专家对于这一问题的答案都非常明确:

反对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把孩子送去寄宿制学校!

认识的律师也曾分享过这样一个案例:

广西一个男孩,在寄宿学校上学时不幸坠楼身亡。学校老师们的第一反应不是为此伤心,而是都在想如何推卸责任。

在家长看不到的地方,一条鲜活的生命,就此凋零。

当然,这样极端的情况只是个例,但已足够我们父母深思,在孩子小的时候把他送去寄宿,所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父母,真能承受的了吗?

如果不能完美解决,请三思,拒绝把孩子送往寄宿制学校!

1

上寄宿制学校

对孩子来说弊大于利

著名的教育专家尹建莉女士曾明确反对寄宿制,她认为如果父母和孩子隔断开了就能锻炼出很强的自理能力的话,那么孤儿院孩子的教育应该是最好的。

在参加一档节目时,白岩松也直率发言:“打死我也不让孩子住在学校,即使我和妻子会万分辛苦!”

为什么,大家都不赞同让孩子寄宿呢?

虽然让孩子住校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但对于孩子来说,绝对是弊大于利。

1. 寄宿制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

我们都知道,3-6岁是孩子性格初步形成期,6-12岁是孩子性格品质固化期。

如果孩子从小离家寄宿,缺乏父母的言传身教,正确引导,很容易出现各种性格问题。

而且一旦发生问题,往往需要用一生去弥补。

以《武林外传》这部家喻户晓的情景喜剧一炮成名的姚晨,在大众的印象里似乎她和所扮演的角色郭芙蓉一样,是一个大大咧咧、开朗活泼的人。

但其实,因为从小离家,去北京的舞蹈学院学跳舞的经历,姚晨早期的性格非常内向敏感。

她在一档访谈节目里回忆,自己当时坐了四个白天三个晚上的火车才从福建到达北京。

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一切都让她被不安全感包围。再加上普通话并不标准,她一直害怕和别人相处。

在步入娱乐圈初期,她性格中的内向、羞怯,甚至影响到了正常工作。

作为嘉宾,姚晨在参加窦文涛的《铿锵三人行》这档谈话节目时,因为内向,竟然只说了一句话,导致这集节目最后也没能播出。

好朋友喻恩泰也曾提及,在刚开始拍《武林外传》时,姚晨因为害羞,不太说话,大家担心她不在镜头里面,经常会挤到一块,给她留出很大一片空间。

随着交往加深,姚晨才开始慢慢改变,也慢慢适应了娱乐圈。

但纵然不再像之前那样害怕和别人交往,想想小时候的自己,姚晨依然觉得非常可怜。

她下定决心,绝不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就离开父母,到寄宿学校生活。

她每天接送儿子小土豆往返学校,经常抽出时间陪他一起写作业、看画展,给了小土豆满满的爱。

今年7岁的小土豆,学习成绩优异,性格活泼开朗,参加母亲节活动,小土豆会大声说出对妈妈的感谢,勇敢表达爱意。

在学校表演节目,也丝毫不怯场。

对于我们父母来说,这也许正是孩子成长的最理想模样。

2.寄宿制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

过早让孩子进行寄宿生活,孩子从小每天接触的,只有学校的老师和同学,并没有过多的机会接触外界,很容易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

二战后的罗马尼亚人口锐减,政府为鼓励生育,便出资建立了国家教养院,集体抚养孩子。

当时有6万多名婴儿,一出生就被送进了教养院,然而这些孩子长大后几乎都出现了行为异常。

他们智力低下,情感发育不良,不会和人交流。

有一部分孩子被送到美国底特律儿童医院进行大脑断层扫描,才发现他们的大脑的海马回和杏仁核等多个部位不正常。

过早把孩子送往寄宿制学校也是一样,长期的情感发育不良,会直接损害大脑的正常发育,造成无法逆转的伤害。

3.寄宿制不利于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父母温暖的怀抱、慈爱的眼神、温柔的话语,这些都是有智力的生命能正常成长所不可或缺的东西。

对于从小寄宿的孩子而言,这些,也恰恰是他们缺乏又渴望的东西。

相关研究表明,儿童和父母感情的建立,仅有血缘还不够,必须要有相处时间的长度和频次。

孩子越小,对父母之爱的要求越多,对相处时间和频次也就要求越多,这是儿童获取安全感的必需。

如果孩子过早离开父母,到寄宿制学校上学,遇到问题,因为住校也不能及时反馈给父母。

时间久了,可能他的一些事情也就不愿意和父母说了,沟通少了,感情也就越来越淡漠。

2

选择寄宿制

只是父母在逃避自己的责任

朋友和丈夫经营着一家规模不小的公司,每天忙得昏天黑地。

她的孩子幼儿园是由保姆+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带大的。

进入小学,朋友给孩子选了教学质量比较好的私立寄宿学校。

“我知道寄宿对孩子不好,但工作实在忙,没办法。”朋友如是说道。

另一个朋友工作没这么忙,但她觉得,把孩子送进寄宿学校,能让老师更好地照顾孩子的学习,还能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对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

虽然目的是为了孩子好,但结果,还是朋友当上了“甩手掌柜”,减轻了自己的育儿负担。

其实,上寄宿学校从来都不是孩子的必需选择,但一些家长为了偷懒,残忍地把孩子推了出去。

而一些父母,即使情况万分艰难,也还是把孩子带在身边,给了孩子充足的爱。

《三十而已》的片尾彩蛋,讲述的是一个葱油饼摊的小故事,没有任何台词。

摊主也是一位约30岁的女性,儿子可能比许子言大一点,丈夫的工作是送外卖。

凌晨两三点,夫妻两人就要起来准备食材,怕声音太大吵醒儿子,他们会给儿子戴上耳塞。

天蒙蒙亮,妻子就要带着儿子去摆摊。

上班高峰期过后,她送儿子去上学,做好的葱油饼摆在摊上,放上二维码让大家自取自付。

下午,又会如此接儿子放学,让儿子在小摊附近看书写作业。

晚上丈夫忙完自己的工作回来,帮妻子收摊,接妻儿一起回家。

一家人的生活很忙很累很艰苦,但他们从没有想过把孩子送去寄宿学校读书,而是抽出一切时间给孩子最好的陪伴。

没有钱买绘本,爸爸给孩子一笔一划地画了本简易的“绘本”。

没有玩具,一起观察大自然,捡到一个小蜗牛,也可以让儿子高兴好几天。

儿子想吃附近小摊的食物,妈妈教他不能白拿,硬塞给拒绝收钱的摊主几张葱油饼。

爸爸妈妈的勤奋、友善,对生活的热爱,深深地影响了小男孩。

这些优秀的品质,都在耳濡目染中,刻进了孩子的骨子里,形成了他的生命底色。

而这些,从来都是上寄宿学校,所无法教给孩子的。

3

趁时光正好

请好好陪伴孩子

世间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唯独父母的爱是为了别离。

孩子真正属于我们的时间很短,真正对孩子教育的有效时间也就那么几年。

在该陪伴孩子,与孩子亲密相处的时光里,过早把孩子推出去,对孩子来说,是害不是爱!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说:

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弥补寄宿制生活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家庭教育是自然之神设置的,完整的家庭教育才是培养智慧的途径。

在电影《银河补习班》中,邓超前妻不顾孩子意愿,把孩子送往了寄宿学校,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还坚称这是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锻炼自理能力。

邓超知晓此事后,果断给孩子办了走读,自己当孩子的“银河补习班”,带着孩子探索兴趣方向,陪着孩子观看航天展览。

因为他深信: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要远远超出学校,自己不能把教育的权力全放给学校。

的确,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父母是教育最重要的力量。

送孩子去寄宿学校,让孩子每天规律作息、生活自理,不如我们父母跟孩子一起按照约定好的时间计划表,把要做的事情一项一项落实;

送孩子去寄宿学校,让老师多加照顾孩子的学习,不如我们父母帮孩子查漏补缺,陪孩子一起去逛逛画展、博物馆,不断拓展他的知识面。

寄宿制学校并没有家长想象的那么奇特,孩子也并不是只有选择寄宿制学校才能成才。

满足孩子心中的亲情渴望,给孩子一个好的家庭教育,让拥有无限可能的孩子蓬勃生长,这才是我们给孩子最好的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