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孩子读高中我才明白, 把学生培养得“太老实”, 可能是自己的失职

从事教育相关话题的写作以后,会发现一个规律。国内的家长在咨询问题时,最常见的难题之一,就是“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而当我们去夸奖某些学生时,除了学习成绩,最容易挂在嘴边的,也是“听话、懂事”。不过很多家长可能还没意识到,懂事跟听话,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混淆可能很麻烦,最直接的结果可能就是养出过度老实的学生。

孩子读高中我才明白,把学生培养得“太老实”,可能是自己的失职

一位母亲分享了自己的经历,直到儿子上高中时,她才发现培养理念有无误,希望给其他家长一些经验。儿子小杰从上学开始,就显得比普通男生更安静和稳重。

听到其他家长抱怨子女太调皮,她还非常自豪。但想不到上高中后,小杰的变化令她开始后悔没有早点留意到“老实”背后的弊端。

有一天班主任跟家长反映说小杰不管上课还是上自习,都是很涣散的样子,这次月考名次也明显下降,好像有很严重的心事没解决,问又不说。

后来在母亲的追问下才知道,原来班里有两个女生常常欺负他。她们倒也不曾有打架的行为,却经常拿小杰取乐,专门挑一些缺点来贬低他。

有时连课堂上,可能也会把话题引到小杰身上开玩笑,弄得全班哄堂大笑。见到他不高兴,两位女生更是主动来吵架。母亲问,为什么这种情况不告诉老师和家长。

小杰的回答令她感到惭愧,他说这样的事跟学习无关,不想让你们觉得我是“惹麻烦”的学生。小杰被同学欺负也不懂得拒绝,甚至连告诉家长也不敢。

这位母亲才体会到:把学生培养得过度老实,可能是自己的失职。她后来去学校找到老师和那两名同学当面告诫对方,这才得以缓解。

别看不上叛逆的学生,太老实更容易出现问题,往往在后期体现

这位家长感慨道,以前自己总是以为那些爱捣蛋、跟家长顶嘴的学生太不省心,这次才发现:别看不上那些叛逆的学生,或许太老实的话更容易出现问题。

首先,这类学生可能难以处理好人际关系。别以为学校就只是学习知识的地方,如何跟同学和老师相处,同样需要学习和重视。

太老实往往意味着缺少边界感和判断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都默默接受。很多家长把“人缘好”单一地看成“避免冲突”,这并不是在帮学生学习处理关系,而是逃避关系。

其次,太老实的学生养成了逆来顺受的习惯,既容易被“消耗”,也可能养成缺乏责任心的性格。前者很好理解,他们不懂得拒绝,可能同学、未来的同事会随意提要求。

即使是老师,可能在两位同学出现矛盾时,为了省事而让“老实”的一方委屈些。如果家长以为这是“忍辱负重”就很天真了,问题常在后期才体现。

事实上这类学生反而在成长过程中,发现所有事都只能“服从”,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被重视,那么渐渐地就形成了什么都让别人做主、不再有责任心的性格。

家长眼里的叛逆可能只是没完全听话,有时恰恰是学生独立思考的体现

回到那位家长的总结,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口中的“叛逆”,真的有那么严重吗?可能只是学生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再完全听话,就会引来家长的焦虑。

但要求学生懂事,跟要求他们听话,是要区分开的。前者是学生在分析家长的告诫之后,觉得有道理所以听从。

而听话仅仅是面对家长权威之下的“服从”,缺乏自己的思考。可是学生成长的标志就是可以脱离父母,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

家长总不能永远替他们做判断,也不可能替他们上学、工作。有些看似叛逆的举动,恰恰是学生独立思考的表现,比如所谓“顶嘴”,用更中肯的话讲或许可以用据理力争代替。

过度老实的学生,看似很听话、从不跟家长和老师唱反调,但是面对同学的一些不好对待,你如何指望他们“在家顺从、在外勇猛”呢?

【今日话题】你如何把握教导学生的分寸呢?(图片不代表具体人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