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则关于湖北省监利市事业单位被录取人员笔试成绩仅3.17分的消息在社交平台引来围观。据媒体报道,在当地“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岗位的招考过程中,2位缴费考生弃考,而在参加笔试的两人中,54.17分考生又放弃面试,使得仅有一笔试成绩3.17分考生进入面试并获得高分。8月2日凌晨,当地人社局发布情况说明,因相关岗位“仅有一人参加面试,且笔试成绩过低”,决定取消该岗位招聘计划并启动调查,将对违规违纪行为严肃追责。在此之前,监利人社局工作人员曾称“笔试不设最低分数线”,笔试3.17分不影响综合成绩排名。
真的这么巧?就是这么巧!如果说岗位冷门、考生“捡漏”不鲜见,或者说费都缴了但一半考生缺考,尚且存在一定可能性,那么在当地人社局于6月29日将所有笔试成绩予以公示后,在同一岗位成绩已经一览无余的情况下,“高分”考生“知易而退”放弃面试就有些匪夷所思了。既然已经开始深入调查,就不仅有必要查明“逆袭”考生的相关情况,也需要对明知优势巨大但毅然放弃的考生做核查,看是否存在考试“围标”的情况。
根据当地此前公示的笔试成绩详单,那个耐人寻味的3.17分成绩,由9.5分的“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与0分的“综合应用能力”汇算而成。3.17分的笔试成绩能测试出什么能力?恐怕只能说明确实是真人参加了考试,且在全是客观选择题的测试中仅蒙对几题,而主观题考试可能只写了个姓名。
很难不让人疑惑,曾经一度宣称“不设最低分数线”的笔试,如何能符合《湖北省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暂行办法》的预期,测试出应聘者“公共基础知识和岗位相适应的专业知识,以及实际工作能力和发展潜力”?更进一步看,笔试成绩相当之差的涉事考生,究竟是如何骨骼清奇才能在面试拿到83.76的高分?
于公众而言,除了好奇这个笔试成绩3.17分也能中的“天选之子”究竟什么来头,更多的讨论则围绕当地人社局“笔试不设最低分数线”的说法展开。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要求,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而公开招聘还必须要经过包括考试、考察在内的一系列程序。现有规范中可能确实没有明示笔试必须要有最低分数线,但在规范未尽详述的地方抖这机灵,恐怕也难逃“无利不起早”的疑虑。
“凡进必考”作为一项共识,是现代社会经过长期努力才达成的基础性规则。有考试就应该有结果,有结果就需要明确择优录取的底线,而“笔试不设最低分数线”的说法以及做法,在事实上动摇了考试的制度价值,这“只要来考就行,结果不重要”的态度,消解了规则的严肃性。在实际情况中也确实存在特定岗位、职业人员紧缺或者男女比例不均衡等情况,2021年5月,湖南长沙某教师岗位招考就因为男性需求而让笔试成绩4分考生进入复试,但当时同样引来如潮质疑。
不论招录如何迫切,哪怕是所谓定向招聘,也要有最起码的专业底线要求,并且要确保招录程序的透明公开。事实一再证明,只要经得起公开透明的程序考验,再短缺的岗位也可以寻到合适的工作人员。更何况是在就业形势异常严峻,“考编上岸”成为就业市场高频词汇的背景下。监利此番招考,当事考生笔试成绩如此别具一格,在引发群情热议之前,为何还是没有触发相关招考机构的注意?“笔试不设最低分数线”的说法能被公之于众,难道说明相关情况在当地已经见怪不怪?
此次招考到底有没有被“人工影响”,必须要查清楚,甚至事业单位招考是否存在其他“人工影响”也有必要给个说法,以彻底澄清“萝卜招聘”的疑问。而不是选择把已经拔出来的萝卜重新埋回地里,再次隐于熟人社会的“小圈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