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在学术圈中甘当“二流”, 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

学术界中,流传着一则冷笑话:“一流人才在军界和商界;二流人才在政界;三流人才在学术界。”

这或许是学术圈人士的一种自我调侃、自我解嘲吧!

虽说“勇争一流、不甘人后”,这是我国多年来的育人理念,但,在内卷日益严重的今天,有很多学者、学生、学校却甘于“二流”。

我并不认为这是一种不思进取、自甘堕落,相反,正是由于外在不可抗拒的因素,使他们能够正视自己的二流处境,并愿意顺应业内秩序,使他们构成了学术圈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温和阶层。

01二流的教授: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我的一位博士同学李哥,读博之前就已经评上副教授,但感觉原有的硕士学历,是今后发展的重要限制,才下决心跨专业读博。我们博士毕业已经3年了,他也如愿评上教授。

我前几天问过李哥:“你们这些大学教授,现在大多在追求什么?”

李哥笑了笑说:“这个答案很容易得到,你从教授们聚在一起,喜欢聊什么就可见一斑。

著名作家冯骥才,曾经对画家有过观察,他发出过一种感受:“画家们聚在一起聊什么?无外乎聊谁的画价高,而非谁的画质好。我仔细看过他们的作品,基本没有进步,但画价怎么就猛涨呢?好像出了不小的问题。”

同样的,大学教授们聚在一起聊什么?

最常听到的就是,哪一所大学的待遇好,现在一篇SCI论文学校奖多少钱,最近又发了篇几分的论文,再发几篇可以能评上XX学者,等等.这‘好像出了不小的问题’。

大学教授追求错位,肯定是有问题的。

据说,英国女王安娜有一次参观著名的格林威治天文台,当她知道天文学家们的薪金很低时,表示要给他们加薪。

可是,天文学家们却恳求女王千万别这样做,他们说:“如果这个职位一旦可以带来高收入,那么,以后到天文台来工作的,将不是天文学家,而是一些混子了。”

教授们为什么追求错位?

我觉得这不能全怪教授们,如果要怪教授们的话,那只能怪教授们太顺从学校。教授的追求,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大学的追求,特别是在行政化依然严重的大学,校长的喜好强烈引导甚至制约着教授的追求,道理类似于“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所以,在这种环境之下,李哥的日子并没有我想象中那样风光。因为,作为一个经济类院校的哲学教授,李哥深深地体会到:“同样都是教授,但是彼此之间差别却是相当巨大”

这种差别,首先是从经济待遇上反映出来。

李哥在完成自己正常授课之外,还在外给自考类学生带课,课时费是一小时200元,而经济类教授们所带的考研班,一个上午的报酬就是1000—2000元。当然了,这还并不是名教授的价码。

其实,令李哥不快的并非这些经济待遇问题,而是每年到了申报课题时,类似像哲学、逻辑学、历史学这样的边缘学科,学校里似乎永远也排不上队。

因为,在全国范围内,国家级课题也每年只有区区少量的那么几个,即便是所有重点院校轮流去做,也要等到十多年才能转到这里。

即使真的流转到李哥所有的学校,他也基本上不可能拿到课题,现实的情况就是:能拿到课题的人,永远都有做不完的课题来做;但没有课题的人,就只能待在一边,睁眼干等着看。

李哥说,如今在高校里申报科研课题,其实就好在像给教授们贴上特定标签,“谁是贫农,谁是富农,谁是地主,谁是大官,全部一清二楚。”每当课题分下来,首先,被校级领导们分掉一批,其次,又是院系主任截胡一批,再剩下的几个没什么学术和经济价值的课题,才能轮到普通教授们去争抢。

虽然李哥对此颇有些不满,但却早都已经习惯了。毕竟他自己目前的状况,比起那些还在讲师层面上奋斗的年轻人来说,要好了太多太多。

讲师做科研、发文章难,在于青年教师并非专职博士后,他们还要在教学方面投入大量的精力

备课、试讲、授课、改作业之类常规动作不用多说,就以节课论文举例来说:撰写前,老师要和学生沟通选题,在微信上耐心一一解答各种各样的问题;之后,为学生确定选题方向、搭起论文框架、传授撰写技巧、修改论文内容、提交考评系统。

对一个60名学生的班级来讲,这个工作就要重复60次。但这只是一门课、一个班级,有的讲师一学期至少要带2个班级,2~3门课甚至4~5门课,工作量成指数级加。

所以,讲师们要想把科研和教学同时做好,是非常耗精力的事情。有一位青椒刚上一门课,就感叹到:“一个学期下来,我科研进展几乎为零”

在学校里,到了教授这一层面,上课的压力已经没有那么大了。科研任务虽然很重,但想想办法,还是能够完成。

自从高校改革之后,教授们的待遇提高了不少,维持生活稳定已经不是什么问题。“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李哥说。

02二流的研究生:我们平凡,但不平庸

我心中一直有一个疑问:研究生到底算不算“学术圈”的人?

不过后来想了相,研究生跟着学术圈中的导师,做着学术研究,就姑且算个圈中人吧。

学术圈中的研究生,对自己的定位往往都比较客观,相比于那些动不动就发表十几、几十篇SCI,或是在顶尖实验室有重大突破,又或是处于媒体传诵中的一流研究生们而言,他们都愿意坦然地说自己的地位——大多处于研究生群体的二流位置。

但二流研究生也是学术圈中人,也有自己接触的圈中人,在研究生群体中,那些天生丽质、成果超群的研究生,永远是少数派,而二流研究生,才是这个研究生圈子的主流人群

因为,即使是天才的研究生,在3—5年甚至更短时间之内,他们身上的星光就会慢慢褪去。但是,对于二流的研究生来说,l0年时间都默默无闻,直到博士毕业也无人知晓,并非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二流研究生自有二流的生存之道,但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如果没有什么特别意外的事情,晋级到一流将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多数人会随着时间的逝去,慢慢淡出学术圈,直至最后谁也想不起来,就当从来没有这个人出现过。

与我同一个办公室的小刘,本是末流985研究生一枚。他说,记得考研前,一直都有继续读博的想法。他的兴趣方向是刑法,但他却选择了民诉方向,因为觉得导师非常厉害。

但入学之后,小刘正式接触民诉后,发现上课、查文献、写论文相当吃力,就越来越排斥这个专业。为此,他难过了很久,明明和导师说好有读博的想法,却发现自己连硕士毕业都有些困难。最后,他在导师的帮助下勉强毕业了,就立马工作了。

我们都在为他惋惜的同时,他却非常豁达,用他自己的话说:

“其实换一个想法,能够成为985的研究生,已经打败很多人了。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研究生科研能力就是很强,他们可以搞科研,为国家发展做贡献。但是,我们这些二流研究生们,也可以从其他方面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

虽然我不能读博,不能给民诉事业发展做贡献,但是,这个社会还需要正义的法官、检察官、法务律师……

我现在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正义的检察官,所以,现在再看民诉的书一点也不排斥了,就算发不了文章也没关系的。

二流研究生虽然做不了优秀的科研人,但是可以成为好儿子、好女儿、好丈夫、好妻子和好员工,生活愉快最重要!

二流研究生要懂得释怀自己的无能为力,要懂得认可自己、接纳自己。总之,我们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

03二流的大学:只有甘当二流,才有冲一流的希望

我们过去一直觉得,北大、清华代表中国高等教育的一流,造成这种认识的原因,只不过是因为信息流通不畅,外面的情况知道太少、太晚而已。

正如一位北大学生自嘲道:“北大汇集着全国一流的本科生,二流的硕士生,三流的博士生,四流的博士后!”

前些年,有位学者曾撰文提出:“北大清华将被香港的大学扫成二流”

之后又写了系列文章,指出北大清华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领导地位,将被香港的大学所取代。

该学者认为,香港的大学取代北大清华而成为中国高等教育领头羊的势头,已经很难阻挡。面对这样的挑战,像北大清华这样的内地一流大学应该怎么办?

其实也很简单:要甘当二流,当好二流,只有这样,日后才有成为一流的机会。

说白了,那就是摆正自己的位置,以为内地培养人才为主要使命。

具体而言,北大清华要一反前几年“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那种好大喜功的做派,不要花大钱去外面请一些明星教授来撑门面,更不要投入大量资源来充实博士课程。

而应利用现有师资集中精力办好本科生教育,缩小课堂规模,保证教授和学生有个人之间的交流,把资金尽可能地以奖学金的方式交给学生,解除他们在经济上的后顾之忧。

目前,内地培养的博士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堪忧,浪费的资源却越来越大,教育费用不断上涨。长此以往,我们就会失去在教育成本上的优势。

有些学者认为,衡量大学水平要看其博士课程的水平,导致各大学争相上马博士课程,博导和博士点一大堆,却忽视了大学最基本的使命:本科教育,乃至北大一个系的名牌教授竟不认识一个本科生。

一旦北大、清华放下“一流”的架子,甘心做“二流”,以平常心为学生服务,而不是烧钱寻租,反而容易办出一些特色,毕竟内地的教授们更了解内地学生。

有了本科生教育的坚实基础,北大、清华就有和世界一流大学分庭抗礼的实力与机会。

无论是二流的教授、研究生还是高校,也许他们过着二流的物质生活,但却追求着一流的精神生活。

甘当“二流”,或许真的不是一件坏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