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城乡一体化融合的步伐不断加快,由于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以及农村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期盼,在甘肃省一些地区出现了许多农村妈妈陪孩子到城市读书的现象。她们成了城市中的特殊群体。在甘肃省许多县域,妇联组织正积极行动起来,关心关爱这些陪读妈妈,帮助她们在县城站稳脚跟。(《中国妇女报》)
“孩子的教育比什么都重要,现在的社会没文化到哪里都不行!”姜芝美是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某乡一位陪读妈妈,她有两个孩子,大儿子目前在外地读大学,小女儿在县城读高一。姜芝美的家距离县城大概有50里路,坐车需要约半个小时。由于走读上学不便,她选择做了“专职陪读妈妈”。
由于城乡教育资源还没有完全均衡,出现了不少“进城的农村陪读妈妈”。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说“农村陪读妈妈”失去了理智,更要看到的是“农村陪读妈妈”现象里,对“知识改变命运”的执着和信奉,在她们的心里没有“知识无用论”的说法,这恰恰是一种好的现象。只有大家都坚定的将“知识改变命运”作为不可动摇的人生信条了,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阔步前行,才能真正用知识改变社会。一句“孩子的教育比什么都重要”说出的就是教育的重要性。
但是,“农村陪读妈妈”不该是“城市的孤勇者”,我们需要给这个特殊的群体更多温情的关爱,让他们在城市有立足之地。让我们欣慰的是,甘肃的很多县域开始重视“农村陪读妈妈”现象,给了她们更多的温暖。为她们找“合适的房子”,为她们找“合适的工作”,以便能够更好照顾“在城市上学的孩子”。
城市需要给“农村陪读妈妈”搭把手。一个方面是,要给她们一个“温馨的家”。城市需要多关注“农村陪读妈妈”的衣食住行,可以打造一些“政府版廉租房”,也可以协调学校周边的出租房参与其中,或者给与一定的住房补贴;一个方面是,要给她们一个“温情的岗”。“农村陪读妈妈”进入城市之后,基本上是没有收入来源的,对于城市的劳动部门而言,不妨多协调一些岗位,可以是“公益岗”,也可以是“社会岗”,让他们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获取一定的经济收入,弥补孩子上学的费用。
专家指出,“农村陪读妈妈”的陪读生活对与社会接轨度有一定影响。显然,如何让“农村陪读妈妈”适应城市里的临时生活,融入城市的生活空间,显得尤为重要,这需要城市里的妇联部门等一起多做些事情,给予她们更多温情而善意的帮助,让“农村陪读妈妈”感受城市温情。当然,最需要做的事情还是,均衡城乡教育资源,让更多“农村陪读妈妈”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