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学生来说,如果有什么比放学更让人激动的,那无疑就是课间休息了,操场上三三两两的小伙伴聚堆玩耍的景象,总是分外让成年人为之神往。
不过细心的网友会发现,当你路过中小学操场时,除非是遇到大课间和体育课,在课间休息时基本很少有学生会出现在操场上,反而家长会从学生那听到,他们的课间是在教室进行的。
明明有些学校为了让学生能多玩一会儿,还将课间10分钟拉长到课间15分钟,怎么非但原本的10分钟没有了,还让学生在教室进行呢?难不成是为了升学率在内卷?
中小学“课间圈养”现象愈发严重,面对家长质疑,老师也很无奈!
如果说大学生在教室度过课间情有可原,毕竟大学教师距离操场比较远,去掉上厕所的时间,一来一回都可能导致下节课迟到,如果遇到换教学楼上课的情况,学生就更没时间去操场了。
但中小学生则不同,教育部之所以为学生安排课间,就是想让学生走出教室享受外面的新鲜空气,以及放松身心、缓解视力疲劳的,为何会出现“课间圈养”现象呢?
据了解,中小学“课间圈养”现象越发严重,从前可能只是部分年级被学校圈养起来,但目前很多学校不但实行课间圈养,还要求学生在教室就要保证鸦雀无声,在走廊也要小声轻语。
岂不是将课间当做自习课对待了?当家长起初了解学校的这番操作后,是以为学校不过是为了让学生们能更高效地利用白天的学习时间,晚上的课业负担能轻一点,这对家长也有好处。
不过后来家长发现,这个理由对高年级学生适用,但对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根本就没有那么多课业负担,课间10分钟基本就是坐在教室无聊的摆弄铅笔,或者和同桌窃窃私语。
于是乎众多家长提出质疑,希望能让自己的孩子自由选择对课间时间的利用,更有家长提出由于体育在中考中的成绩已经越来越高,学校理应多让学生参加户外运动。面对家长的质疑,老师表示也很无奈。
是什么原因,导致学校做出这项“特别要求”?
学校方面表示,真不是他们非要“课间圈养”,为了能实现这个教育模式,学校领导层也是做了很多教师工作的,毕竟课间班主任也不能休息,科任老师也要轮流到值周老师。
但是实在是学校在课间管理方面,找不到更好地保护学生的方式了。一名资深小学政教主任指出,起初他们会在课间时,安排很多老师在不同的地方看管学生,但仍旧频繁有学生受伤。
于是乎他们就开始采取学生分批去操场的方式,比如上午上低年级出去,下午让高年级出去,但后来发现学生还是会受伤,特别是高年级学生,还容易发生打架斗殴等情况,严重影响学校管理制度。
最终学校和老师在万般无奈之下,就直接开始“课间圈养”了。这名教导主任还说,如果学生在学校擦破点皮还没什么,大不了补偿点医疗费,但如果骨折了,家长和老师是必然出现冲突的。
个人观点:
无论学校是为了保护学生,还是为了规避责任,都是情有可原的,或许有了课间圈养,学生受意外伤害的情况也会明显减少,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也更好的开展。
但学校还是不能因此一刀切地对学生进行课间圈养,因为课间的意义是经过多年发展和传承下来的,从学习方面分析,高质量的课间可以提升学生下节课的听课质量、提高学习效率。
从学生的身体健康方面分析,走出室外放眼望去是比做眼保健操对视力更有利的,而且中小学生需要利用课间去锻炼身体,且不说为了中考体育成绩,为了身体素质提升也必不可少。
但是如果学生受伤怎么办?笔者认为学生也是在不断实践中才能学会更多保护自己的技能,先说意外伤害这一块,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进行口头教育,减少学生因为自身疏忽造成的伤害。
而在被动伤害这一块,就需要学校和家长一边教育好学生如何避免被其他学生伤害,另一边也要教育学生如果不做出可能会伤害其他学生的事情。总而言之,困难是应该比办法多的。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课间圈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