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要靠好成绩逆袭人生,还是要学会一门能养活自己的技术,知识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知识改变命运的社会,却总有人特立独行,即便他们都是曾经的学霸型人物。
去年,一个流浪汉的视频在全网疯传,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因为这个流浪汉竟是曾经河南汝县的高考文科状元,常学福。
那么一个高考状元为何会流浪街头呢?
在常学福身上,又曾发生过哪些故事呢?
常学福
农村出身,高考状元
1979年,常学福出生在河南汝县某村发一个农民家庭。
常学福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生育了两个儿子。
常学福在家排行老二,一家四口就靠着一亩三分地生活。
在农村,父母都要忙于干农活,所以常学福小的时候是由哥哥照顾的。
常学福的父母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他们深知读书的重要性。
所以常学福和哥哥两人都被送进了学校,接受教育。
据常学福的亲戚回忆,常学福从小就不爱说话,整天就一个人待着。
90年代的人们(网图)
但在上学后,常学福每次都可以考班级第一,学习成绩非常好。
从小学到中学,常学福的成绩从来没有落于人后,是个真正的学霸。
常学福的哥哥在学校表现也很不错,总是能受到老师的表扬。
那时,常学福的父母要供两个儿子读书,经济压力非常大。
即便如此,他们也不想让孩子们辍学,再苦再累也要赚到两个孩子的学费。
有了父母的支持,常学福和哥哥在学校更加认真。
虽然家境不太富裕,常学福每次都是穿哥哥的旧衣服,但他丝毫不在意这些。
常学福
当常学福以高分考入当地的重点高中时,他的父母乐得合不拢嘴。
村里要是能出个高中生,也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因此很多人都羡慕常学福的父母,培养出了这么优秀的儿子。
那时,能考上这所重点高中的都是各个镇子上的优秀学生。
再加上这所高中距离常学福的家比较远,需要住宿,这一切都得常学福去适应。
一开始,常学福的父母还担心儿子的成绩会因此下滑很多。
但常学福从未让父母失望过,高中时期的他成绩仍旧排在全校前几名。
90年代的高考生(网图)
在学校的时候,常学福喜欢独来独往,不太喜欢与同学沟通。
可是当老师上课提问的时候,常学福就会异常活跃,很快就能说出答案。
很快,学校里的老师都记住了常学福这个优秀的学生。
到了1997年,18岁的常学福迎来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试——高考。
在那个时代,考上了大学就意味着有了工作,因为有的大学是包分配工作的。
因此,很多人都渴望通过高考来改变自己的人生,尤其是农村出身的学生。
到了高三下学期,常学福更加努力学习,总是做题做到深夜。
中国人民大学(网图)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997年的那个夏天,常学福交出了一份满意的高考答卷。
当高考分数出来的时候,常学福考了800多分,要知道当年的高考满分是900分。
一时之间,整个县城都知道了常学福的大名,因为他成了汝南县高考文科状元。
那段时间,常学福的家里挤满了来祝贺的人,村里人都夸他是整个村子的希望。
到了报考大学志愿的时候,常学福本来是想报考清华和北大的,但为了保险起见,他报考了中国人民大学。
没过多久,常学福就收到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成为了人大的一名新生。
90年代的农村(网图)
在那个年代,村子里能出一个大学生是件值得炫耀的事情。
更何况,常学福是当地的高考文科状元,用村民们的话来说,这就是祖坟冒了青烟的喜事。
在去学校报到那天,常学福坐上了火车,这是他第一次出远门。
到了大学,常学福这个文科状元并没有受到很多关注,因为和他同样优秀的人有很多。
创办公司,短暂的婚姻
不过这些都没有对常学福造成影响,他每天都去上课,修学分。
当常学福即将大学毕业的时候,一个消息传来,那就是大学生取消工作分配制度。
大学生找工作
这就意味着,常学福毕业后需要自己去找工作。
据说,常学福的前一届学长学姐都是有分配工作的,到了常学福这届,突然就取消了这种制度。
这个消息无疑让学生们都炸开了锅,原本大家都等着毕业就可以有工作。
可是现在只能自己去社会上寻找就业机会,一时半会很多人都接受不了这一变化。
而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并没有让常学福感到苦恼,他照常准备毕业的事项。
后来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这样说道:“找工作要看自己的本事,你有本事的话能找到很好的工作,没有本事就没人管你。”
作为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常学福找工作并没有遇到太大困难。
上海
大学毕业后,常学福就先后在威海、北京工作。
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常学福就想自己创业,因为这是他大学时候的梦想。
常学福的哥哥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他(常学福)在上大学的时候就想毕业后自主创业。”
创业需要资金,这或许就是常学福毕业后先去其他公司工作的原因。
在赚到第一桶金以后,常学福便在上海创办了一家公司。
常学福的这家公司主营计算机服务,销售各类计算机软硬件等。
众所周知,创业是有风险的。
从事计算机行业的青年(网图)
当时的常学福只身一人在上海打拼,没有人脉,也没有关系,独自经营着公司。
在常学福的经营下,这家公司不但没有倒闭,反而有了不少收益。
从考入名校,再到创业成功,常学福的人生仿佛就像开了挂一样,令人羡慕不已。
然而就在所有人认为常学福会有大好前途的时候,他却突然从上海回到了老家。
在上海几年,常学福将赚到的大部分钱都捐给了慈善机构。
所以当常学福回老家的时候,他并没有什么积蓄。
谁也不知道常学福当时为何做出这个决定,就连他的家人也无法理解。
水果摊
回到老家后,常学福并没有住在家里,而是自己搭了一个简易的棚子。
这时,常学福的哥哥在当地的小学教书,早就成立了自己的家庭。
当看到常学福住在棚子里,并且开始卖水果的时候,他的哥哥也曾劝过他。
但常学福没有向家人说出自己的内心想法,而是每天沉默的坐在村头卖水果。
作为村里的文化人,常学福在卖水果的时候也会帮村民们解决一些电脑方面的问题。
村干部原本想聘请常学福做一些文字工作,但被常学福拒绝了,他表示自己不愿意受约束。
后来,常学福与当地一个女子组建家庭,并且很快就生下了女儿。
离婚证(网图)
就在家人们觉得常学福会安稳度日的时候,常学福和妻子居然离婚了。
或许是常学福和妻子之间没有感情基础,亦或是他和妻子没有共同话题,反正他俩的婚姻仅维持了几年。
在与妻子离婚后,常学福继续在村里摆摊卖水果,而他的女儿则跟着妻子一起生活。
妻子的离去没有让常学福感到难过,但是他十分不舍自己的女儿。
有一次,常学福联系前妻想见一见女儿,却发现再也联系不上前妻。
就这样,常学福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女儿,他拜托家人找,但始终没有找到。
那段时间,只要村民路过常学福的水果摊,就会发出叹息声。
谁又能想到,当年村里的高考状元现在居然卖起了水果,而且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
孤独的背影(网图)
就这样,在别人的惋惜声中,常学福在村里待了七八年时间。
后来常学福总是向父母和哥哥提起去流浪的事情,遭到了家人们的一致反对。
此时常学福的父母已经年迈,他们本来将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小儿子身上。
谁知,小儿子常学福如今成了他们最担心的人。
早在常学福回村卖水果的时候,他的父母就非常担心,害怕儿子是在外面受了委屈。
因此只要有空,常学福的母亲就会准备好饭菜,送到常学福的水果摊。
可是如今常学福却突然说要去流浪,这让常学福的父母更加担心,他们害怕儿子真的是精神出了问题。
流浪汉(网图)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常学福的父母觉得儿子待在老家会更安全。
但无论父母和哥哥嫂子怎么劝常学福,常学福就是听不进去。
常学福曾这样对哥哥说道:“我和大家的想法不一样,行为处事也不一样,即使留下,可能你也接受不了我,我也容纳不了你。”
就这样,常学福不顾家人的反对,扔掉手机,离开老家到处流浪。
流浪街头,开启新生活
在流浪之前,常学福拆掉了居住了七八年的简易棚子,拿着一个背包就出门了。
从那时候起,常学福就很少和家人联系,除非是他主动打电话到家里,这样家人才会了解他的近况。
流浪生活(网图)
常学福终日流浪街头,路过一个城市只会短暂停留,尔后又踏上新旅途。
在几年的时间中,除了东北,常学福哪里都去过。
据说,常学福在流浪的时候并不会靠乞讨度日,他会做一些散工来赚点饭钱。
在流浪期间,常学福有时也会回老家一趟,但他在家里只会住几天,然后就会继续背包流浪。
当衣衫褴褛的常学福回到家中的时候,常学福的父母心疼不已,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开导儿子。
在那几年时间里,只有当地人才知道常学福去流浪了。
直到2021年,常学福流浪到了山东,被一个男子拍下视频,他的流浪人生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流浪汉(网图)
据拍摄者赵先生说道,当时他是在山东滕州的某个街道遇到常学福的。
虽然常学福穿着破烂,长满了络腮胡,但赵先生发现其谈吐不凡。
因此,赵先生才会停下脚步,和常学福交谈起来。
在交谈中,常学福说话非常有逻辑,与其他流浪者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尔后,赵先生才得知常学福曾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毕业生。
常学福的这一介绍,让赵先生十分惊讶,并且拍下了那段火爆全网的视频。
当常学福的家人看到这段视频的时候,直呼自己都快认不出来常学福了。
视频中的常学福
常学福的姑姑说:“他以前胡子特别长,现在胡子短了,人好像也胖了。”
与此同时,这段视频引起了各界媒体的密切关注,他们都想确认常学福是否真的是高考状元。
于是,相关记者就联系到了河南省教育局,想了解具体情况。
由于河南省是从2001年才开始实施考生电子档案制度,之前的学生都是手写建档,查找起来会比较麻烦。
后来,一些记者又来到了汝南高中,并且找到了一位已经退休的老教师。
当老教师看到视频中的男子是常学福的时候,他非常错愕。
因为在这位老教师的记忆中,常学福当年是学校的尖子生,还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怎么会沦落到流浪街头的地步呢?
背影(网图)
通过这位老教师的回答和走访村庄,记者们这才确定了常学福的真实身份。
原来,常学福在视频中真的没有撒谎,他当年的高考分数确实有800多分。
不过当赵先生之后再去那条街道寻找常学福的时候,才发现常学福已经不见踪迹。
按照常学福的流浪轨迹,他很可能早就离开了滕州,去到了别的地方。
“沈大师”翻版,各有各的活法
从一个名校毕业生,再到流浪街头,常学福的人生选择令众人困惑不已。
不过在与赵先生交谈的时候,常学福并不觉得自己是在流浪,而是在“溜达”。
常学福说过这样一句话:“希望人生能在幸福里面永远的活着,有平安健康富足安逸,没疾病没灾难没死亡,这是我想要的,并不是以现在有多少钱来衡量。”
常学福
在大部分人看来,名和利就是人生的追求,但常学福却轻易就抛弃了这一切。
常学福曾是个名人,也有自己的事业,但他却选择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方法。
视频中的常学福双眸清澈,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正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如今,常学福仍然在流浪,他的家人也很少有他的消息。
而在了解常学福的流浪事迹之后,很多人都想起来之前的“沈大师”,也有人称常学福就是“沈大师”翻版。
就像常学福一样,“沈大师”沈巍也放弃了原本安稳的生活,选择了流浪。
沈巍
沈巍原本是上海徐汇区审计局的公务员,有个“铁饭碗”,让许多人都羡慕不已。
但由于和家里人不合,不被同事理解,所以沈巍过起了流浪生活。
在沈巍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对他严格管教,给他制定了所谓的人生计划。
后来,沈巍喜欢上了读历史书和画画,但其父亲认为这些都是对人生无益的事情,扔掉了他喜欢的书籍。
从这时候起,沈巍就与父亲的关系变得格外紧张,他对父亲十分不满。
在沈巍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他的父亲要求他选择审计专业。
当时的沈巍拗不过父亲,只能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这个专业。
也正因为此,沈巍之后的人生才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
当沈巍大学毕业后,他就顺利进入了上海徐汇区的审计局工作。
不过在工作中,沈巍发现自己非常讨厌这份工作,他每天都过得不快乐。
2002年,沈巍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
在街头流浪的时候,《左传》《尚书》等书籍就成了他唯一的财富。
就在前几年,流浪的沈巍才引起人们的关注,他留着长胡子,穿着破烂,却能清楚的讲述《左传》中的故事。
沈巍与众人合影
在了解完沈巍的流浪故事后,人们都将其称为“沈大师”。
在很多人看来,沈巍和常学福这样的人是有能力过上好生活的。
而这种好生活就是,有房有车,家庭稳定,有份体面的工作。
但这只是世俗的定义,沈巍和常学福如今的流浪生活或许就是他们心目中的好生活。
虽然流浪汉的生活看上去如此不堪,但或许这种生活就是他们所追求的。
就像常学福说的那样,人生在世,只要身体健康就是最大的财富。
这个道理谁都懂,但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
沈巍
一个人在社会上需要扮演各种角色,除了有亲情的羁绊,还有世俗的看法。
为了实现所谓的成功人生,人们不得不伪装自己,或者用自己的健康去换取金钱。
如此一来,人们才有机会过上梦想中的好生活。
但是这种好生活夹杂着太多欲望,小到买奢侈品,大到买千万豪宅,人就这样变成了欲望的奴隶。
随着社会的发展,攀比风气的涌现,人们就更不敢轻易放弃体面的工作,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因为只要逢年过节的时候,总有人说谁谁一年赚了几百万,谁谁今年又升官了。
在这些人的生活中,只剩下了名和利,他们不停的羡慕其他人的生活,也逼迫自己的后代去走上同样的道路。
沈巍
如果谁家出了个流浪汉,那么这家人都不好意思在餐桌上坐着,就像常学福的家人那样。
在常学福去流浪之后,他的家人就很少提起他的事情。
只要有人问起常学福,常学福的一些亲戚都会觉得脸上无光。
如果常学福没有选择流浪,而是继续在上海开公司,那么这些所谓的亲戚肯定会主动向旁人说起常学福。
这就是世俗的看法,也是世俗对人们的裹挟。
而沈巍和常学福,他们就是在用自己的人生态度告诉世人,其实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只要是自己选择的生活,那么就不必顾及别人的看法。
人生嘛,快乐最重要!
对于高考状元常学福的流浪人生,您有什么看法吗?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您的认可是我们继续创作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