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很多职场人面对一个新问题时,有两种常见的反应。
第一种是,我想了一会儿,得出结论:我做不了这个事情,我以前没做过。然后我开始想办法把问题推给别人。
另一种是不断思考,开始思考解决这个问题的所有可能性。他认为思考可以得出答案,从而得出正确的方法。但往往想了之后,并没有相应的行动,甚至对这件事产生了个人情绪。
这让我想起《得到》专栏里的一篇文章,里面讲到了“大脑空转”这个词。
指的是人似乎在努力思考,穷尽一切可能,但只是在原地空转,没有任何积极结果的现象。
和菜头认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思维的重要性可能被高估了,因为我们很少进行正确的思考。我们的思维姿态往往与现实完全脱节,也就是大脑空转,像在玩一个自我满足的游戏,产生很多不必要的焦虑、紧张和压力。
我们通常对一种行为采取痛斥的态度,常常会为这样的行为感到羞愧和自责,认为自己没有勇气去正面面对;但是我理解第二种行为,觉得至少别人或者我自己努力思考过。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我喜欢这样的说法,成功的反面不是失败,而是做任何事都拖延。
一件事,尤其是一件值得做的事,往往意味着对自己的挑战。有时候我们在做之前可能对自己没有把握。然而,行动是一切的开始。如果你真的去做了,你可能会成功,也可能会失败,但如果你不去做,你就百分之百失败了。
在职场,公司付钱让我们进来,不是让我们学习,而是让我们做事解决问题。在学校,没有也无所谓。可以慢慢学,但是在社会上,在实际工作中,做事就是学习。
我们不是学者,不是博士生导师,也不需要知道所有的学科,不需要知道所有事情的全貌,甚至不需要知道最好的解决方案。我们需要的是在一定时间内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先保证自己能完成,然后再谈其他的事情。我没有能力完成,我想做到完美。这纯粹是自欺欺人。
关键是去做,只有做到了,你才能知道什么有用,什么没用,你才能得到外界的反馈。然后下一次,根据你得到的反馈调整你的行动,尝试新的方式,努力产生新的结果。这个过程是做事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如果你第一次失败,你会有更多失败的经验。第二次失败,你比别人多积累了一次。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做,你在不断触碰自己能力的边界。只要你做的次数足够多,积累足够多,你自己的能力最终是会被突破的。
很多人之所以会出现“大脑空转”,是因为经常混淆以下五件事的关系。
要知道知与行不是一回事;想做和实际能做不是一回事;能够做并且知道需要时间、精力、风险和失败的代价,仍然愿意去做;这两件事也不是一回事。
一个朋友跟我说他想跳槽,但是半年后,我发现他还在原来的公司。于是我问他是什么情况,得知他还在修改简历。他仍然不满足于五六个版本的修改,这属于“大脑空转”。6个月过去了,我实际上还没有发出简历,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也没有收到市场和用户需求的反馈。无论怎么修改,闭门造车无助于改变现状。
综上所述,不要害怕,不要胆怯,就去做,做了再做。
工作是反馈,工作是进步,工作是学习,工作其实是做事情解决问题。
实践出真知,实践检验真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