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也谈“泡沫”教研

在很多人的错觉里,孔子是一介书生,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错了!真实的孔子是个身高马大的魁梧壮士,据说精通各类骑射,是个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主。

这足以颠覆你的想象力了吧?

无独有偶,明朝的一代儒学巨鳄王阳明也是很多人记忆里的文弱书生,其实你真的错了,王阳明除了是儒学大师外,还是个神箭手,武功高强的大将军,曾经担任明朝兵部尚书,亲自领兵平定宁王叛乱。

据说,王阳明登台点将时,很多将军不服气,认为他一个文人不适合做军队主帅。

于是王阳明让他们出来一个个单挑,令人惊讶的是,王阳明一身出神入化的武功技压群雄,众将军心服口服。

此外,指挥打赢北京保卫战的明朝兵部尚书于谦、取得采石矶大捷的南宋虞允文、明朝末期设置宁锦防线的袁崇焕都是文官出身。

这些文官之所以成为令人信服的统领几十万大军的一方统帅,就是他们善于学习,把自己的弱项变成了强项。

所以说,不怕外行领导内行,有时候外行比内行看问题看的更透,看的更深刻,看的更入木三分。

还有一点领导内行的外行领导,不能永远都是外行,只要勤奋学习,很快就会变成精通专业的内行。

外行领导要想让下属心服口服,必须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就像王阳明那样,能文能武,凭能力服众。

教学何尝不是如此?

有的学生挑衅老师的水平,置疑老师的能力,提出:“老师,这份试卷你能得满分吗?这些课文你能背诵吗?这些习题不看参考答案你都会做吗?你能彻底拜托教学参考书进行教学吗?你让我们做到的你都能做到吗?反过来,我们提问你,你都能正确回答吗?”

确实,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必须首先做到,试问,老师们你能做的到吗?

原来,据说曾经有消息说,让所有老师同孩子们一起参加高考和中考,把老师的答卷同学生混在一起,检测一下老师的实际水平。

其实,鄙人觉得这个建议挺好的,不知道为什么,师生同考的大战略没有付诸实施,或许就是为了保存某些“空心花瓶”老师的尊严吧,因为假如真的师生同考,或许真的闹出令人谛笑皆非的笑话。

艺高人胆大,打铁尚须自身硬。

教学教研也是如此。

教研的真谛是什么?是为了提升老师教学素质,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提升老师的教学能力,就是归根结底一点就是提升学生素质,提升学生素质最根本的标志就是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就是让学生能顺利升学!再明白一点就是能让孩子们考上高中或考上大学。

有的老师认为,学生需要什么,老师就应该教研什么。学生需要提升成绩,老师就应该把教研的重心放在提升学生成绩上。

研究高考题、学考题,总结命题规律这就是面向学生的教研,是实用教研。

研究学科特点,研究如何让他们实现掌握知识的“短平快”,这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研。

教师教研必须为学生学习服务,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服务,必须密切联系学生,必须能让学生能“会做题,考的上”。

某些单位教学领导痴迷于“面子教研”、“形式教研”、“影子教研”、“泡沫教研”,各类教研材料十几类,记录本十几个,说的更直白一点,教研的目的就是为了“拍照上传来充实单位的‘群相册’,制造各类材料目的就是为了充实单位的‘档案盒’!”

不知道诸位朋友看到某些单位一排排一列列整齐划一的内容充实详尽的档案盒时,有何感想?

当一个单位的教研沦为“档案盒”的附庸时,老师们去做隔山打牛般的“无用功”时,心情是何等的悲哀?

假如有朝一日,有关部门不再检查“档案盒”时,那些擅长夜以继日充实“档案盒”的“材料高手”们,英雄无用武之地时,该是何等的寂寞和失落?

据说某单位中层这样充满自信地说:你们有教学成绩,我们有“档案盒”!

个别单位负责教学的业务领导习惯于发号施令,动不动就用命令式的不容置疑的语气布置任务,比如“必须完成”、“后果自负”、“影响考核”等充满杀气腾腾的语言。

布置任务也可以,关键是如何去完成?

还是那句话,身教重于言教,要求老师做的,领导是否做出表率?

不过,还真有让人信服的这样领导!

某某教研中心的领导就是这样的领导。

该领导从不打官腔,善于深入基层进行教学研究,靠数据说话,靠严谨精确精准的指导说话。他给某些学科老师布置的任务就是提交各类教学数据。

该领导最可贵的之处就是业务精湛,各科教学特点,教学逻辑分析,各科教学方法都具备惊人的前瞻性。

该领导最大的优点就是走出去,到教学一线亲临指导,用令人信服的慎密逻辑畅谈教学真谛,深受基层老师的喜欢。

教研是个技术活,大家喜欢的就是这类“学术性”、“研究性”领导。

老师们,建议教研“一心一意抓教学,聚精会神谋成绩。”,千万不要全心全意“为档案盒服务”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