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振芳
今年,国际化学校诺德安达在北京顺义区再下一子——顺义区诺德安达学校今年9月正式创校开学。
该校所属的NordAnglia教育集团成立于1972年伦敦,在全球32个国家拥有80所学校及7.6万名学生,中国境内有11所民办双语学校。顺义诺德安达学校可容纳1440名学生,为6-18岁的学生提供十二年一贯制的双语教育。
作为顺义诺德安达学校校长,辛国岚有20年双语教学经验,她认为,教育需求应立足于社会需求,要为18年后的未来社会储备人才。
过去三年,新冠疫情影响了全世界,后疫情时代的国际教育向何处去?
辛国岚认为,现阶段仍是培养双语教师的好时期。目前很多双语老师的语言和文化理解能力,较过去都有长足进步,“他们是非常好的样板,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跨文化沟通”。
年轻一代如何与世界对话、沟通,也是国际双语教育的重要一环。辛国岚表示:“双语教育能够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
近期,界面教育采访了顺义诺德安达学校校长辛国岚,就外教流失、学生家长教育期待,未来社会的人才培养以及国际教育发展等问题进行探讨。
以下为采访实录,刊发时有所删节:
界面教育:国际教育学校的家长择校最看重什么?
辛国岚:家长非常看重学生综合实力的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对母语文化的认可这三个层面。
第一,孩子不是只会学习考试,还有自己的特长,关心社会和世界发展。
第二,家长希望孩子能拥有全球视野,了解出生地以外所发生的事情。很多家长有海外教育的经历,他们选择双语学校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以中国文化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去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
界面教育:在教育行业二十多年,你觉得国内K12国际教育发生了哪些变化?
辛国岚:教育一定是不断变化的,社会的变化就是教育的变化,教育是不断让人社会化的过程。
在我小时候,教育是要实现现代化和经济腾飞。现在的教育要立足于母语文化,输出我们的价值体系,实现华夏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是根据社会的需求育人,国际社会人才的核心也是如此。
我相信教育未来会更重视个性化发展,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在世界的定位。我们是12年一贯制学校,我们要为18年后、未来的社会进行人才储备。这可能是每个学校都要解决的难题,也是教育要去回答的问题。
界面教育:外籍老师的标准是什么?如何保证外教的稳定性?
辛国岚:国家不断出台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规范外教招聘,我们的外籍教师资质都是有保证的。在课程设计上,已经规避掉很多外教的教学内容,也降低对外教的依赖。学校主要课程由中方老师教学,外教主要负责合作教学部分,例如在语言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帮助。
外教稳定性分为很多方面。第一,我们会跟教师达成稳定的共识,确认他能在中国呆够一定年限。例如,有的外教已经和中国伴侣组成家庭,在中国有稳定的生活。
第二,作为新学校,我们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中层管理的岗位需求,为教师提供专业和职业上的双重发展,从而提升稳定性。
界面教育: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庭对“国际化学校”踌躇不定,对此有何建议?
辛国岚:每个人的家庭情况和教育需求不一样,北京作为全国的教育重地,应该提供不同类型的教育,满足家长不同的教育需求。
很多家庭会犹豫孩子是上公立学校还是双语学校。首先,作为民办学校,我们严格遵循国家课程的标准去教学,在国家的课程标准和规定内容下,通过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知识和素质教育。
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一致的。作为学校,我们会把个性化教学,全人教育作为教育重点。我们希望通过小班化教学,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给他们更多资源支持和关注。
界面教育:有观点认为,2019年到现在,国际教育办学呈现往下走的趋势,这对国际学校办学有何影响?
辛国岚:事物在不断发展变化,现在没有权威的数据和报告指出这个问题,我不作评价。但从我跟家长沟通过程中发现,现在的一些家长是“半个教育专家”,他们的教育需求越来越明确,对孩子未来道路的选择也越来越清晰。随着家长越来越趋于专业化,对学校也会提出更高的教育要求。
界面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双语教学怎么实施?它的未来会是怎样的?
辛国岚:除了语文,其他学科都是双语教学。中方老师都有双语的能力,还有中外教的合作教学,帮助学生同时提升语言和知识。
双语教育不仅仅是语言,更重要的是文化理解,要立足于我们母语文化去理解其他文化,用其他文化能听懂的语言去输出我们的价值体系和文化。从教育上来讲,它是促进世界达成更好的理解和平衡的手段。双语教育能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