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我想好好讲课, 可生源太差”, 乡镇教师晒初三成绩单, 叫人堪忧

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别正在逐渐减少,但是不得不承认,虽然在物质水平上两者的距离正在拉近;可是在其他很多层面,却依然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就拿学生来说吧,城里的家长可能很明显地感受到,培养后代需要付出的精力越来越多;同学之间的竞争,比想象还要激烈。而村镇却是另一番场景。

乡镇教师晒出成绩单:“我想好好讲课,可是生源太差”

之前网上有一个很火的词语,叫“小镇做题家”,指的是出生在村镇,靠努力学习进入好大学的同学。后来被一些人解读成“除了会做题,其他能力较差”。

我们暂不讨论如此评价是否合适,实际上了解完村镇学校真实的生源情况,你会发现,“小镇做题家”至少还能在成绩上出类拔萃。

而这里的很多学生,可能连中考这关都过不去,已经初三了,考试不及格的同学大有人在。一位来自乡镇初中的数学老师,晒出了班里的成绩单,确实叫人堪忧。

全班共有五十多名学生,他们的成绩却令不少网友难以相信这是“120分满分”的试卷。放眼望去,得分在10分至30几分的学生占了大半。

72分及格,能考60分的话已经可以排在班里的前十名了。这个水平放在城市比较正规的初中,可能就是“末流”了。还有七八名同学,成绩是“个位数”。

老师无奈:“我也想好好讲课,把成绩提上来,可生源太差了”。她是从外地考进乡镇初中的,自己也来自普通家庭,深知学习对未来的重要性。

本来想用自己微弱的力量,尽力去给这里的学生带去更多希望,但生源水平还是比她想象中更低。全班只有一名同学成绩不错,考了110分,第二名也只是90分。

这样的学习水平,被“分流”几乎已成定局

这位老师晒出这样的成绩单,并非在抱怨生源的问题,而是替学生们的未来感到担忧。已经初三了,想要实现“飞跃式”的改变也不现实。

按照这样的学习水平,班里大部分同学在中考时都考不上高中,被“分流”已成定局。而且,根据老师的了解,很多家庭不愿意进行教育投入,连技校可能都不让读。

这些学生毕业后,等待他们的又是什么样的生活模式呢?出去打工的话年龄太小,继续上学家长又未必肯支持。

这让老师有点哭笑不得,相比之下,原来城里那些能交学费送子女去职校的家长,已经算是比较负责了。

而村里这些从中考“筛出”的同学,初中毕业后很多人便结束了校园时光。他们可能跟着家长务农,要么就是待在家里,成为“闲散人员”。

农村学生何去何从?改善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从家长做起

到了初三,成绩基本上已经定型。但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只是因为学生们不够勤奋。他们在出生时都像“一张白纸”,人生中要添加怎样的色彩,需要靠家庭进行培养。

农村学生并非不够聪明,只是在学业的道路上,面对更多阻力。而这种差距,甚至很多家长和同学根本没有意识到。

家庭中的长辈和家长,本身可能缺少文化,也并不认为上学能给后代带去多少变化。正如一位网友所见:学生路过书摊,想要买本课外书。

奶奶却批评他说“买那有啥用,不如买火腿肠吃”。在这样的培养理念下,就算是在学习上有潜力的学生,也很可能因为家里没人重视培养,局限了他的人生。

大家应该都知道俞敏洪老师创业的例子,他也是来自农村的学生。但是很多家长只看到他的成功,不清楚他的家长是如何支持他考大学的。

当时村里很多同龄人早就去干活了,母亲却坚持认为考大学更重要。而且家长还顶着经济的压力,和邻里的质疑,让儿子复读。没有他们的明智选择,也不会有后来的俞敏洪。

想要改变乡镇学校生源水平,让更多学生有机会求学,首先需要改变的是家长的培养思维。村镇里很多同学的现状是,父母和爷爷奶奶在培养问题上都是“甩手掌柜”。

有的老师下班后免费给学生们补习,家长可能反而不愿意。还有人看到现在的大学生找工作未必多好,更有了不培养的理由,没有想到这是“逆水行舟”。

【话题】你认为怎样能改变农村学生的现状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