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给“学区房”降降温

众所周知,教育、住房、医疗是三大民生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学区房”牵涉其中两个问题。不少房地产开发商抓住老百姓企望让孩子上好学校的心理需求,面临优质教育资源紧缺的客观实际,瞄准“学区房”这一商机肆意炒作、贩卖焦虑,不仅让房子失去“住”的本质,扰乱了住房市场生态,也绑架了教育,扰乱了教育生态。

近些年,在交费择校、考试推优等入公办名校的方式被禁之后,凭靠“学区房”进入热门公办小学似乎成为部分家长的“唯一”选择,如今择校被形容为“过去凭条子,现在凭房子”。花巨款购买“学区房”入学,已成为影响教育公平的“痛点”。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房地产商和房屋中介炒作“学区房”的问题,一些地方政府相关部门采取一系列监管措施,严厉打击“学区房”等虚假违法宣传,形成强有力的震慑。

其实,“学区房”的存在,主要源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短缺。因此,要真正给“学区房”降温,整顿治理只是治标,更重要的是深入肌理,剥离房子与学区学位之间的密切关系。在这方面,一些地方推行“多校划片”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政策,给火热的“学区房”市场泼了一盆冷水。“多校划片”是指一个学片对应多个学校的入学政策。实行“多校划片”,是将热点小学、初中的学位分至片区派位,确保片区优质教育资源分配大致均衡。在具体操作中,“多校划片”是一个片区面对几所学校,而热点学校的招生名额须通过电脑随机派位方式分配,派位未能进入热点学校的学生,则就近安排到其他学校入学。比如,2020年7月31日以后,为防止划片入学与高价学区房挂钩,北京市西城区规定:购房并取得房屋产权证书的家庭适龄子女申请入学时,不再对应原先学区固定的单所学校,全部以“多校划片”的随机派位方式分至所在学区的学校或相邻学区的学校入学。推行这个政策的初衷就是要有效遏制高价学区房的问题,缓解家庭经济压力,让教育发展更加公平。

当然,除了推行教育部提倡的义务教育阶段“多校划片”入学政策,地方政府还要加大对薄弱校、一般校在软、硬件上的投入力度,尽快缩小薄弱校、一般校与重点校的差距,并不断做大教育“蛋糕”,同时确保“蛋糕”分配公平,严禁扰乱、破坏教育公平的行为。只要各地政府都能如此双管齐下,就能彻底治理“学区房”市场乱象,促进教育公平,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