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二本生回家考公务员, 以为乡镇岗位能捡漏, 却发现不乏985毕业生

编制类岗位的吸引力,想必不用多说,就连一些已经事业有成的名人,也会以拿到“铁饭碗”为荣,足以见得其中不可替代的优点。

无论是难度很高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还是普通的事业编考试,报名热度都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使原本就不简单的应聘难度又上升了几个层级。

“内卷”越发严重的状态下,非重点院校的大学生,想要进入体制内就显得更难了。不少同学只好退而求其次,转向“冷门”的选择,谁知竞争热度还是超过预想。

二本生考公务员:以为乡镇岗位能捡漏,却发现不乏985毕业生

考编的话题受到更多大学生的关注,有人甚至从大二就开始筹备了。这类考试虽然跟高考不同,但也涉及报考技巧。

对于学历没有优势的同学,选择录取难度相对更低的岗位,自然比报考“香饽饽”部门更容易上岸。有位男生说出自己的所见所闻,却令很多人感到意外。

他是一名来自二本院校的文科生,在私企中的就业面确实很有限。在家长的支持下,他选择回到老家考编制。考虑到自己的毕业院校水平普通,他坚定地报名了乡镇公务员岗位。

虽然工作地点和办公环境不太理想,但好歹是“铁饭碗”,自己买车以后就能解决通勤不方便的问题了。这样也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工作。

起初他本来对自己还比较有信心,可是笔试成绩出来以后却有点“懵”。后来他才知道,原来一起参加考试的,不乏985大学毕业生。

本以为报考乡镇岗位能“捡漏”,没想到自己却受到“降维打击”,无论学历还是分数都没有体现出优势。最后他确实没有考上,可是这样的现象却令他非常困惑,乡镇岗位何时变得这么“卷”了?

为什么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开始青睐乡镇的编制岗位?

在“铁饭碗”考试中,曾流行这样一句话:考编不建议考到“乡下”。意思就是乡镇的单位虽然录取难度较低,可是存在一些缺点,让不少大学生感到难以长期坚持。

所以学历比较出色的同学,多半都会选择城市内的单位,而乡镇岗位通常是二本生“捡漏”的目标。可是为何迎来了不少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呢?

这主要跟以下因素有关。首先就是高校生就业难度的提升,导致编制类岗位越发抢手。我们以为重点大学的学生有很多拿高薪的机会,实际上也有相当一部分难在企业找到好工作。

其次,小城镇对大学生的容纳力有限,产业结构普遍还停留在传统的工业,企业规模也多为中小型。在工资待遇和工作模式上,很难令优秀的大学生满意。

这类地区的毕业生在回家乡之后,想要获得比较满意的生活,大多只能走考编的路线。比如山东、云南等地,就是这种典型。

再次,乡镇岗位现在有一些特殊照顾的政策,虽然起点低可是有潜力,985名校生升职机会多。所以同在一个单位工作,他们可能在最基层待满期限,就能调任到更好的位置。

但是二本生能考的多为普通岗位,不在这类特殊计划内,晋升空间和调任可能性就比较小了。从这个角度看,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最后,乡镇岗位也有优点,就是日常的工作压力相对小一些,不必像大城市里有那么多细节上的“条条框框”。

有位家长曾表示,自己很不理解为何女儿本来挺优秀,却甘心去乡镇的单位。女儿则表示她宁愿“默默无闻”,也不想经常紧绷着神经。

大学生能否适应乡镇岗位,取决于很多因素,报考要谨慎

这类岗位的热度有上升趋势,不过相对而言,上岸难度还是略低些的。但是报考前依然要谨慎,尤其是长期在城里生活的同学,可能把自己的适应能力想得过高了。

能否适应乡镇岗位,不仅要考虑硬件环境的问题。其实办公环境稍微差些,这是比较容易克服的,难的是这类单位的管理风格和办事方法,跟城市的单位有明显差别。

无论跟同事、上级还是群众交流,大学生的思维都需要“入乡随俗”,不能刻板地以为什么都要按“理论”来办事。来自外地的大学生,就职以后可能需要更多时间来磨合。

【话题】你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