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知道著名“3个清华人”的故事吗? 保安与教授, 只有一步之遥

清华,是许多小镇做题家梦开始的地方,也是不少寒门学子认清现实的地方。

“浙大博士在读生送外卖”这一话题引爆网络,让人们意识到,原来考上名校,也不代表光明璀璨的未来,后续的个人选择还是很重要的。

学历与能力从来不成正比,即使在唯学历论英雄的今天,还是有大批大批高分低能儿,他们能在高考中突出重围,却不能在进入社会后,将在大学所学发挥出来。

著名的“张晓勇”就是高分低能儿代表,因清华领导人大换血此时又被旧事重提。

清华领导大换血,让张晓勇再次成话题中心

新学期开学,清华大学领导层大换血,新上任三位副校长。

第一位是李路明教授,是清华航空航天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前往英国撒瑞大学深造,回国后一直在清华工作。

第二位姜培学教授,清华机械工程学院院长,主攻热工程物理方面的难题,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后任清华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回到本校工作一段时间后,荣升为副教授。

第三位王宏伟教授,清华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博士毕业,后前往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耶鲁大学深造,学成归来一直为清华效力,如今出任清华副校长也是实至名归。

而1974年出生的王宏伟教授,是1992年18岁时考上清华,提到“18岁”“清华”“王宏伟”这些字眼,不免让人想到著名的“3个清华人”的故事,同时想到那个风云人物“张晓勇”

你知道著名的“3个清华人”的故事吗?

“3个清华人”顾名思义是三位从清华毕业的学生。

第一位是1973年出生的张晓勇,第二位就是1974年出生的王宏伟,第三位是1977年出生的颜宁

3个清华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18岁时考上清华,分别是清华1991届、1992届、1995届清华新生,而且都是生命科学院学生。

同样的年龄,同样考上清华,同样是别人眼中优秀的高智商学者,未来的人生之路却大相径庭。

刚才我们大致介绍了第二人王宏伟,现已经是清华副校长的身份了,也算是金钱、地位、声誉都有了,人生相当成功。

第三人颜宁更是优秀中的优秀,本科毕业后前往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博士毕业后回到清华担任博士导师,后去到美国深造,现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长。

而故事中的第一人张晓勇,这一路走得格外坎坷。

本科毕业后张晓勇进入广州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工作,在90年代初期,企业就给张晓勇开出1万+的薪水,也算是与他清华毕业生身份匹配,他也在当时成家立业,买房买车。

但他低估这个行业的新老更替,不进步就会被淘汰,之后他只能去找新工作,此时他父亲病重

他辞职回到长沙老家,之后他干过房地产,但几经衰落,在长沙马王堆陶瓷市场当上了保安。

原来大学教授与保安只有一步之遥,同样是清华人,曾经也在同一起跑线,如今的生活却大相径庭,所谓一步错步步错,如果当时不那样选择,如今是否也是同一世界的人?

“3个清华人”的故事告诉我们考研的重要性

王宏伟和颜宁,从清华本科毕业后,都选择考研,或是考本校的博士生,或走出去深造考硕博,有了学历的优势,再回到清华或者留在国外任职,都有一定的话语权。

这也是张晓勇与他们产生巨大差距的主要原因,人生的岔路口有时就是一念之间的选择。

如果当时张晓勇本科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是否也会在中外合资企业平步青云,如今或许已经成为大中华地区数一数二的高管了吧。

如今学历更加重要,大学生们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考研,先丰富自己的学历,同时可以逃避找工作,何乐而不为呢?

“3个清华人”的故事除了告诉我们考研深造的重要性,其实还不禁想到“小镇做题家”这一观念。

张晓勇是1991年长沙县理科状元,父母都是普通农民。

虽然这样说有些不孝,但如果当时父亲病重,家里有条件请护工护理,张晓勇没有选择辞职回家照顾,事情的发展会不会不一样呢?

没有如果,现在的张晓勇也活得轻松快乐吧,但普通家长一定要避免孩子成为高分低能儿。

今日话题:

你看过“3个清华人”的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