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中的插图有着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和文章内容的作用,是一种比较直观地辅助理解的形式。而对于语文课本来说,插图还同时兼具着艺术性,给一代的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今年,因为教材教辅等用书频频出现内容问题,在追究和整改当下问题的同时,不少家长以自己中小学时候的教材作为对比,时不时就会掀起满满的“回忆杀”。
90后语文课本掀起“回忆杀”,第3张印象尤为深刻
不知道有多少90后对摄影的初印象是来自于《小摄影师》这篇课文。课文主要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名少先队员为文学家高尔基拍照的故事。虽然当时很多同学也见过照相机,但是因为当时照相机并不普及,学生们很难有机会尝试摄影。
而这幅插图中的照相机又是老式的照相设备。所以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能够了解到人物关系和故事发展,也能在细节之处,感受到时代发展的变化。因此插图的细微之处也能够给学生们带来不小的影响。
五年级有一篇课文叫做《丰碑》,它讲述的是红军长征期间过雪山的故事。老兵为了让战友活下去,走出雪山,而让出了自己的物资和干粮,最后冻死在了老树旁。
关于老兵在树边冻僵了的形象,有一段非常细致的描写,对应着丰碑的插图,不仅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触,同时也能够通过图文对应的方式,来学习细节描写的观察顺序和表达方式。并且这幅插画也因为它表达的场景所带了的感动,深深地印在了90后学生的脑海中。
《少年闰土》的插画其实也与《丰碑》所带来的作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这幅插画,至今也是90后们印象最深的一副插图。主要原因是,小时候大家都把自己想象成了自由,独立的闰土,而长大以后,各种消息充斥而来,大家又仿佛成了瓜地里“吃瓜”的猹。当然这也不过是大家的在无聊时玩的“梗”罢了。
二年级的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插图,可以说是通过图画,将悲痛的情感传达的淋漓尽致。这幅插图是一幅群像图,虽然说心情悲伤且沉重,但是在人物的表情上,小孩、青年、长者各有不同,通过图画与课文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当时场景的肃穆和人们的不舍。
还有很多课文中的插图堪称经典,比如说《吃墨水》、《落花生》;还有一些古诗的插图,比如《望庐山瀑布》的恢弘,《赠汪伦》的别离场景,都能够让学生们图文结合,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使毕业多年,再回忆起来,也能够想起当时上课的模样。
语文书中的插图多以写实为主,更能还原课文所表达的内容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由直接思维方式逐渐转向抽象思维,而且对图像的观察和接受也由卡通向写实过度,由此学生在练习观察、描写和表达的时候,也会被要求更为形象和具体。
其实我们也不难发现,一年级阶段,很多插图还围绕这卡通的形象,而随着年级的升高,插图的风格也开始有所变化,最明显的就是画风趋近于写实。相比较卡通形象的插图,写实的图画内容会显得更为正式。
写实的画面结合课文内容,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将图文相结合,结合插图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在老师的引导下,将课文中细节描写的部分和插图进行理解和模仿。这才是课本中插图所给学生带来的关于学习方面的辅助作用。
课本中的插图将会是学生关于学生时代的独特回忆,绘制和审核仍需严谨
其实不仅仅是90后对自己的课本中的插图印象深刻,每一个时代的学生,所用的课本中的内容都将成为大家的美好回忆之一,但是因为种种原因,部分教材和教辅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学生们的学习,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三观和审美。
因此,对于课本和教辅用书的监管审核力度仍需不断加强,严格遵循教育部门指定的审核章程,严厉打击和抵制不良的内容进入学生的视野,让美好,精致的课本内容成为学生美好的回忆。
笔者寄语:教材更新了一版又一版,每一版用书都将是一代学生的回忆,希望我们的课本和教辅用书能够持续保证质量,支持一代又一代祖国花朵的健康成长。
今日话题:你对哪篇课文的插图印象最深?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