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科学与哲学的第二个区别

在这个问题上我最佩服的哲学家就是黑格尔。老人家的哲学思想可以说“一个标签就能将所有人都区分开来”,所以当我们听到别人说自己是“哲学家”,我们的第一反应一定是认为那人是位哲学家。我们在生活中对“哲学家”的认知还处在比较低的层次,我们对它的“信仰”与“敬畏”在这些年逐年萎缩,而从黑格尔以来,哲学家对后世造成了一些影响,我们要了解的是哲学之外的黑格尔们,让我们一起分析一下黑格尔们的精神世界。美国人迈尔斯·哈里森于2018年出版的一部哲学著作。

作者的首要任务当然是用自己的研究成果来推广自己的哲学。他从小就不是科班的哲学学士,却拥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哲学“学霸”。他从20世纪初开始,在莱比锡大学和哥廷根大学分别接受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教养。而作为哲学家,哈里森不仅仅要解释世界的自然法则,更广泛地研究了人们思想的内在结构和逻辑内容。虽然哈里森是一个“学神”,他对哲学的思考有些过分强调“人性”的意义。

但我相信如果把哲学作为一个整体看,我们会发现,哈里森的哲学研究对象无疑更接近于“生活的真相”。在他的科学观里,科学就是从经验里抽象提炼出来的认识世界的公理。如果有谁敢在这里妄言科学与自然法则有关,那只能说明你缺少了一个“科学素养”。所以相比那些生搬硬套哲学公理的“研究者”来说,哈里森的观点更可以说是有“科学”自觉的“哲学家”。为什么这样说?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

在作者看来,科学实践并没有规定我们必须用科学理论来解释这个世界。这就很好理解,如果这里一定要用科学理论来解释这个世界,那科学理论实际上就意味着“理据”,而要进一步探究科学理论背后的公理是什么,我们还需要借助其他的手段去探究。而哈里森的哲学思想中就明确地指出,科学并不是要我们去创造一种理论,而且我们要思考一下什么是理论。科学理论不是一种“绝对正确”的哲学理论,这是毋庸置疑的。

这是科学与哲学的第第一个区别。科学不是绝对真理,一定要放在“逻辑”的高度才有可能让人们去相信。作者给出的解释是,科学理论本身就是人们对物质世界的经验总结,我们用所谓的逻辑规训(logicrule)来理解这个世界。科学理论在本质上是逻辑的产物,因此科学理论与哲学理论本身并不矛盾。正是这个“逻辑”是科学理论的关键所在,而理性思维是一种“现实逻辑能力”,因此科学才可以实现“科学化”、“科学化”再“哲学化”。关于科学与哲学的第二个区别,人们对它们的信仰是不同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