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院校

南开硕士妈妈: 我的“双视角”养娃经历

MCN矩阵老大让我给群里的小伙伴们分享我的育儿秘笈。坦白讲,群里都是育儿创作者,谁还没点育儿心得,我的确有点班门弄斧。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分享竟然收获了不少好评。这也让我有勇气把分享文案发在自媒体上。希望更多的人看到这篇文章,有所帮助。

一、我的育儿原动力——“猪”队友

看过我头条号的人都知道,我的签名是“留美博士学霸爹和南开小硕思考妈的怪兽大学”。这个确实是真实的。我老公94年考入清华大学数学系,后来被保送到香港科技大学读金融数学硕士,再后来去美国读的统计学博士。一直学的都是和数学相关的专业。而我本科就读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就读于南开大学,学的都是和经济有关的专业。

很多人会说,你们家两口子都是高学历,孩子一定错不了。我承认,一个学霸爹确实可以在学习方法、视野格局上给到孩子一些加持,但未必就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我身边太多的样本告诉我,不论是什么样的家庭背景,养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都像是“拆盲盒”。

我们家也不例外。

娃爸学习确实是有些天分,但儿子并不是。至少到目前为止,我和娃爸都没看出来。儿子充其量只能算是思维跟得上的孩子吧,大多数孩子都是这个水平。所以,娃爸教儿子的时候很容易不接地气,动不动拿一些名人举例子,什么达芬奇、牛顿啊之类的。可这般思想境界,孩子跟不上啊!

娃常常听得一脸困惑。娃爸也很难困惑,为什么一个极其简单的英文语法点,比如第三人称单数,一个极其简单数学题,比如四则运算,娃会总出错。娃爸经常说,“我小时候学习根本不用父母管。但凡父母管出来的孩子,都没多大出息。”可想而知,他是不会事以巨细地操心孩子学习的,更不可能配合学校的那些形式主义作业。

这些都还不是最大的问题。

我们家在育儿这件事上,最大的冲突是理念上的差异。娃爸硕博8年,深受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相应地,他对国内的应试教育认同度很一般。别说校外培训班刷题了,就连学校的作业布置多了,他都敢去学校提意见。可我们是在中国读书啊,怎么可能跳出学校的主流教育模式呢?

为了验证娃爸的理念到底对不对,方法适不适用,又或者说得直白点,为了找到反驳娃爸观点的有力论据,我开始读教育类、个人成长类的书籍,尤其是西方著名心理学家、儿童教育专家的书籍。我甚至带儿子休学半年,到美国体验真正的西方教育。

虽然我经常会被“猪队友”气到无语,但换个角度想,我也应该感谢他。正是猪队友的“不接地气”,倒逼我在育儿上不断探索更好的方法,也变相成就了更好的孩子,更好的自己。当然,这两年猪队友在现实的洗礼下,也进步了不少。

二、我的育儿秘密武器——阅读&写作

1、用阅读与写作构建我的育儿认知体系

网络上流传一句话,“懂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如果放到育儿上,很多父母面临的情况是,“读了那么多教育书,却依然教育不好孩子”。

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原因在于缺少实践、反思和改善的过程。

很多父母看育儿书,看到一个很好的观点,觉得很有共鸣,甚是认同,然后就想着去用一下。但是当他们把这些教育理念用在孩子身上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不奏效的情况。究其原因你会发现,父母看育儿书大多喜欢挑自己认同的观点看,又或者浅浅读一下,认知只是停留于表面。而且他们的教育理念比较散,不成体系。所以,一旦被现实打败,发现不奏效,认知观就很容易被打破。

父母大多不是专业的教育人士,发生这种情况,再正常不过了。

但是,我写听书稿、写育儿文就能很好地规避这个问题。能把事情写下来,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反思过程。有些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写着写着就明白了。把行得通的方法分享出来,相当于又强化一遍认知。写听书稿、做课程或者专栏,那就更有帮助了。因为这需要反复梳理书中的核心观点,有足够的严谨度,才能通过听众的检验。

久而久之,我对教育理念的理解自然会更加深刻。

每个孩子都是完全不同的个体,适用的教育方法也不尽相同。所以,如果我们能有足够多的输入和输出,实际上就拥有了不断试错、修正自己教育方式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手上的武器不止一种。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情况,我们都可以有办法去应对。而专家的背书,能够让我们在面对育儿问题时,变得更加有力量、有信念。

这真正是对抗养娃焦虑的有力工具!

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孩子进入青春期,家长都会抱怨孩子越来越叛逆。一言不合,就冲着父母肆无忌惮地嚷嚷。老母亲常常是一口老血憋在胸口,上不去,下不来。

如果是以前,以我这种急脾气,一定会跟儿子硬刚,争个对错。但现在,我明白青春期孩子大脑发育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他们本就不是一个拥有成熟心智的成年人。大脑还处在一个快速发育的过程中。甚至说,因为大脑前额皮质发育不成熟,他们常常会处于一个混沌的、自我矛盾,自我冲突的状态。当我明白这些之后,再面对孩子的行为乖张和无理取闹时,我就不会那么“上纲上线”,过于焦虑。

设立一个明确的底线,在此之上尽量用民主的方式,给孩子一个表达的空间。你会发现,当你不那么苛求的时候,孩子就不会一直陷入和你的对抗状态。大脑开始腾出精力出来反思问题,有反思就会有进步了。

所以,我想说的是,做好自己,静待花开。我用亲身经历告诉你,只要我们做好自己能做的,用的方式是合理的,静待,真的花会开。退一步讲,这也是我们别无选择的选择。干涉过多,只能适得其反。

2、阅读的受益者,儿子没上辅导班成绩也不错

某种意义上,我算是个随大流的人。以前看到人家都报辅导班,自己也会蠢蠢欲动。但是成为一名育儿文创作者之后,我看了不少个人成长和培养阅读力的书。我逐渐意识到,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激发他对一门学科的探索欲,比报多少个班都来得重要。

所以,儿子小学几乎没上过什么辅导班,但却读了很多书。在我的影响下,儿子读了不少中长篇的经典文学作品。大概从三年级开始,我给他推荐了纽伯瑞金奖的儿童文学书。这套书作为孩子的文学启蒙书,含金量真的很高。获过大奖的经典作品一定具有很高的文学性、趣味性。从20世纪初到现在,100多年,每一年获得金奖和银奖的作品都有出版,所以这套书有一百多本。

我们不必让孩子都读完,读个十几本就已经能够很好地塑造孩子的阅读能力和文学修养了,还能够开拓孩子的视野,看到一个更大的世界。娃爸呢,很喜欢引导儿子读科普书、历史书。小学时,这些还看不出什么优势。到了初中,优势就非常明显了。

大家都知道,初一新增科目历史、地理、生物、道法4门课。对于很多孩子来说,从小学升入初一,压力还是蛮大的。但是这学期期末考试,儿子却能够在众多优秀学生中凸显,拿了历史、地理2个单科王,生物第3,7门课总分也是全班第3。我想,这个结果已经足以证明,小学时他读过的那些书是有价值的,到了初中开始兑现一些积极的影响。我相信,这对于他高中的学业发展,乃至未来一生也都会有积极、深远的影响。

其实,看过我去年底文章的朋友应该知道,我儿子并不是从上初一一开始就成绩好的。因为小学时候没有接受过高强度的刷题训练,他刚上初一的时候,非常不适应骤然增强的学习节奏。我们在长沙读的这所中学又非常有名,里面的优秀学生太多了。相比较,儿子就显得非常普通。

但是几个月之后,他慢慢找到了学习节奏,展现出优势。我曾一度担心他的数学。因为很多人都告诉我,中学数学要比小学数学难很多,一不小心就会拉夸。但一路走来,现在我可以告诉大家,不必过于恐慌。总结下来,我觉得爱阅读的孩子专注力通常都比较好。只要在学校认真听课,紧跟学校老师的要求,就能收获很好的成绩。数学,某种意义上也和阅读所培养的理解力有很大关系。

相反,班上有不少提前学的孩子,上课的时候觉得自己已经会了,就不那么认真听了。到了考试,反而不容易考出好成绩。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情况。

3、个人成长类的书籍,为孩子的学习方法赋能

孩子进入初中阶段,父母的催逼会变得越来越没效果。这个时候,我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外围建设上。比如,潜移默化地和孩子探讨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

什么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呢?还是要去书中找。

市面上有很多这类的经典著作。比如很多孩子想学习好,但就是控制不足,父母可以去看看麦格尼格尔博士的《自控力》;有些孩子学习计划列得好好的,执行起来就很容易磨蹭,父母可以去简.博克的《拖延心理学》里找找答案;还有前阵子我写听书稿的《幸福的方法》,里面谈到了好的学习状态是要产生心流体验。

我之前写过书评的《数学面前,人人平等》,让我意识到不要过于相信“天赋论”,大多数孩子数学学不好,是因为父母或者自己事先预设了“数学很难”,“我没天分,就是学不好”这样的限制。这种心理暗示才是孩子学习道路上最先要扫去的障碍。

还有,双减之下,很多校外培训被取缔,学校也不敢多布置作业,甚至不布置作业。不少家长也开始转变观念,不能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做题机器。可是,我想跟大家讲的是,凡事不要矫枉过正。

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刻意训练》这本书中告诉我们,专家级水平一定是训练出来的。大量的练习,才能将解决复杂问题所需的技巧与事实转化为长期记忆,转化为真实的能力。而我儿子数学成绩能够从刚入学的非常不好,到现在进入班级前列,就是得益于学校的精准刷题训练。绝大多数孩子是不太可能在老师只讲一遍两遍的时候,就能够对一个问题理解得很深刻的。

对自己的状态和能力、优势和短板有客观的认知,其实这是一个人能把事情做好的先决条件。用探讨的方式,和一个初中生孩子去聊这些话题,他们其实并不排斥。甚至有时候会很感兴趣,真的会去私下反思一下。

父母呢,不要指望孩子们一下子就能学会。成长大多数是螺旋式上升的。我们只需要建立孩子对一个问题的初步认知,让他们有这样的意识。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段,他们可能就顿悟了,明白了个中精髓。

三、写在最后

文章的最后,我想说,不论你是职场妈妈,还是全职妈妈,能陪伴孩子的时间都很有限。很多时候,我们想陪孩子,孩子却不领情;孩子需要我们的时候呢,我们却又在忙别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