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人生找不到热情, 也能设计出精彩 | 拆书《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

—— 大安拆书系列 ——

拆读一本书,因为贼好用!

【书名】

《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

【推荐阅读人群】

对人生活法

对设计思维

有阅读兴趣的朋友们

【类别】

工具书 设计类

这本书读得很爽。

一是整书结构清晰,该干货的时候干货,该扯淡的时候扯淡,一点都不拖泥带水。

二是此书所提倡的人生设计理念,甚得我心,边读边不时点头+1,还没看完,就决定定要写一篇拆书稿来絮叨絮叨了。

那么,直接进入重点,啥叫人生设计?

如果有传统的人生路径,那它可能是这个样子的:

上学时,高考为目标。一路冲。

大学后,选个好专业,就业为目标。一路冲。

工作后,升职加薪为目标。一路冲。

退休了,咱终于可以不冲了。那么,喊儿女冲。

简而言之,就是设下标的,然后为这标的不停冲关的人生。

诶,光是写这几行字,就觉得好累…

好像从会认字开始,人生的氛围就要不停地走向确定,从成绩到专业,从单位到婚育。哪怕有一些些的不确定,周围就会有声音响起。

比如,如果你正处于无业状态,就会有声音问你:“你到底对什么感兴趣?”

如果你对工作失去热情,就会有声音问你:“那你对什么事情热衷呢?”

如果你找不到喜欢的人,还是会有声音问你:“你到底喜欢啥类型的嘛?”

问题背后,一定得跟着一个确切答案吗?

问题,一定需要答案来回复吗?

如果是小镇做题家的思维,那么,是的,我们是在回答人生这份考卷。

如果是人生设计师的思维,那么,就让答案滚蛋吧。

鬼才知道我对什么感到热情,我现在就是啥也不知道,这就是我的现状。

很好,我们开始进入设计思维了。

一 换上设计视角看人生

这本书的作者都是设计师出身。设计师的工作就是看到问题,然后想各种方案,在反复测试中去找出路。

于是他们想,这一套为什么不也用在人生设计上呢?他们在斯坦福大学开了这门课,爆火。之后便有了这本书,以及书里的案例们。

人生设计的前提很简单,就是我们不可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人生。谁能保证现在的适合就能永远适合呢?谁能保证现在的兴趣就是真爱了呢?我们不需要为了名义上的坚持初心或追求,而自我限定在一种人生轨道上。我们不可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人生,但我们可以找到很多选择。

真正好的人生状态是:我发现了很多适合自己的选择,而且决定从某个选择开始先试试看。

在人生设计里,对问题的回复是选择,和选择之下的行动尝试。

如果用一个过程来说明,那么它首先是认识自我,然后进行大胆想象的选择罗列,然后再进行可实现低成本的选择尝试,从而得到反馈加深认知,继而开启下一轮的迭代尝试。

比如这样:

认识现状——直觉发散——选择罗列——原型设计——行动反馈——迭代复盘——加深认识

如果传统的冲关人生是一条直线路径,僵硬、死板,那么设计思维视角下的人生,是无尽的一次次过程循环,它是对我们每个当下的认知和反馈,包容了不确定和变化,让人生这个过程得以更灵活、有弹性。

嗯,听起来是不是会轻松一点,不要让追求确定性这个壳把自己压惨了…

以上就是本书的最精华部分了,用设计师的思维去看人生,这逻辑理解起来应该还是挺容易的。但,往往字面理解容易的东西,行动起来可不容易。而且,是得真去行动。

不仅要有设计师的思维,也要有设计师的行动力。下面就讲讲此书的“道”部分。

二 如何开展人生设计?

此前提到了人生设计的流程,从认识现状到直觉发散到原型设计,那么接下来就按这三个步骤来罗列下书里提到的几个方法。

1、认识现状

比起“认识”,其实我更想用书里提到过的另外两个字叫“感知”

做互助教练圈活动的时候,有个环节是同伴教练去倾听和感知案主同学。不是去认识和了解,不是光光停留于思维意识层面,而是去调用自己的多种知觉方式去感知。

除了思维、逻辑,我们还有身体、情绪、运动等知觉,这些都是我们的感知入口。我们可能习惯于把大多数注意力集中于理性认知上,而忽略了其他入口。要知道,理性认知只是我们知觉方式里的其中一种而已。

之所以想用“感知”二字,是因为我们在认识自己和现状的时候,很多感觉其实是没办法用逻辑理性来解释清楚的,但不能因为它不能被量化、逻辑化的不确定,就认定这些是无用信息。

或者说,认识现状的前提是,肯定自己的感知。如果在感知源头,就开始无意识的自我评判,那么现在,便可以停止了。给自己应有的公平。

再回头来看具体的感知方式。

长这么大了,每个人多少会有自己的感知方式,可能是日记、冥想,也可能是复盘、咨询,这本书也推荐了几个方式,分别是“健康/工作/娱乐/爱(HWPL)仪表盘”、“工作观和人生观书写”、“美好时光日志”

先看“健康/工作/娱乐/爱(HWPL)仪表盘”,如图所示。

(*图来自书本)

如果我们是一辆车,那么HWPL仪表盘就像车上的显示仪,告诉我们车的现况如何。它将生活分成四个部分。

• 健康:

很好理解,就是身心健康了。书里提到了三个方面,身体、心理和情绪健康。单独拎出了情绪健康,这一项确实挺难~

• 工作:

书里所说的工作不单指传统意义上的有薪水的工作,它是指“你参与的人类在地球上不间断的伟大的探险活动”。很酷炫的定义,有没有收入并不是定义工作的唯一标准。

• 娱乐:

很简单,就是纯粹为了快乐的活动,而不是为了获胜、进步或实现目标。

•爱:

这也很好理解,和家人、朋友、伴侣等的人际关怀和互动。

如图所示的HWPL仪表盘就是评估自己在这四方面的现状。每个人会有自己的评估方式,这里没有标准答案。图中所示的,是书中一个案例。

(*图来自书本)

这是一个用可视化方式去感知现状的工具。

接下来再看“工作观和人生观书写”

• 工作观:

指工作是什么,以及工作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一份关于工作观的概述可以解决如下问题——

· 为什么工作?

· 工作为了什么?

· 工作意味着什么?

· 工作与个人、他人以及社会有什么关联?

· 好工作或者所谓有价值的工作,是什么?

· 工作和金钱有什么关系?

· 一个人的经历、成长、成就感和工作有什么关系?

• 人生观:

指我们对生活的看法。它包含如下问题——

· 我为什么在这里?

· 生活的意义或者目的是什么?

· 个人和他人之间有什么关系?

· 家庭、国家和周围世界的融合点在哪里?

·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 是否存在更高级的力量?比如上帝或者其他超自然的事物?如果存在,这将对你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 在生活中,快乐、悲伤、公平、不公平、爱、和平以及冲突的作用是什么?

工作观和人生观的书写,指的是分别就两个内容进行三十分钟的书面书写,然后回答如下问题:

· 你关于生活和工作的看法中,是否存在互补的地方?

· 你的这两种看法存在哪些冲突?

· 一方会对另一方有促进作用吗?是如何实现的?

这是在运用自由书写对自己的价值观进行现状梳理。之所以拎出工作观,是因为我们人生中的工作时间占据了大部分,看到工作观和人生观的和谐或矛盾之处,也算抓住了一个大头。

最后再看“美好时光日志”

这是一种日常观察自己的方式。日志包含两部分:

·活动记录(记录能让你全身心投入并感到能量充沛的活动)

·反思(哪些活动让你有收获?收获是什么?)

可以看如图的书中案例。

(*图来自书本)

一个是记录自己的活动,然后从投入度、能量水平去衡量它。这个记录的好处是,让我们每天的状态有迹可循,而不会单纯觉得好开心或好累。回顾的过程,可以帮我们了解哪些活动我们投入度高,甚至有心流出现,哪些活动消耗了我们,而哪些活动滋养了我们。

记录的用处就是为了洞察和调整,也就是日志第二部分。而关于如何洞察,书中也给到了一个方法叫AEIOU法。可以用方法的五套问题进行日志反思,具体如下:

活动:你到底在做什么?这是一个结构性的活动,还是非结构性的活动?你是团队的领导者,还是会议的参与者?

环境:我们所处的环境会对我们的精神状态产生重大影响。在足球场和在教堂里,你产生的感觉也不同。当你参加某项活动时,注意自己所处的环境。那是什么样的环境?它带给你什么感觉?

互动:你和人或者机器有怎样的互动?这种互动对你来说是陌生的还是熟悉的?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

物体:你在和物体或者设备进行互动吗?是苹果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曲棍球球棍,还是帆船?这些事物能带给你投入感吗?

用户:活动中还有其他人吗?他们扮演了什么角色?他们为活动带来了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

如果日志是记录了我们的活动样本,那么这些问题便是一层层放大镜,让我们关注到极有信息量的细节。比如书中举到的例子。

莉迪亚是个文员,她发现每次会议后感觉都很糟,如果一整天都在写东西则会非常舒心。这是她的日志活动样本。

当她把活动细节放大,她发现自己讨厌的是制订计划、确认行程以及制定商业策略的会议,而且会议参与者如果超过6个人会让她难受,她无法记录太多不同观点。她因而意识到自己工作时是一个极其专注的人,其他人(用户)可能会让她更专注,也可能让她崩溃,这取决于合作的形式(互动)。

莉迪亚洞察到了自己更适合的工作方式,这便有助于她去调节安排之后的会议形式以及和同事的合作,尽量减少活动里不必要的能量消耗,或者也能做到对这类消耗心里有数,通过其他滋养来弥补回来~这便是一个洞察现状和反馈调节的循环了。

个人觉得以上三个工具里面,“美好时光日志”是最实用也最值得尝试的一个了。操作简单,影响也很立竿见影。

在我们用不同方式感知现状的过程中,我们会看到很多问题。比如上面莉迪亚看到的开会感到很累的问题。相对而言,这是可以调整的。

书中也提到了另一类问题,是我们没办法调整的重力问题。而我们有时可能就卡在这些重力问题上,下不去了。

什么是重力问题呢?书中打了个比方。一位叫简的女士抱怨推车上坡时太沉重了,她想要去除这种上坡的重力感。但这是不可能的。这就是重力问题,由于客观现实,它不可能被改变或一下子被轻易解决。

现实中有哪些重力问题呢?比如书中举到的例子:“在目前的文化环境中,作为一个诗人,不仅收入低,而且也不受尊重,我该怎么办呢?”

这是一个可能会解决的问题,但它需要很大努力,需要整个诗歌环境的改善、人们文化消费意识的提升、诗人的社会形象提高等等,这难度等于这问题无法解决。

如果一个问题不能被解决,那么它就不是一个问题。它只是一种情况,一种环境,一种生活现实。

所以,在这里,这位诗人朋友把一种现实看成了一个要解决的问题,看到的前途自然是渺茫无极的。当我们纠结于重力问题时,只能是深陷其中、无法摆脱、无尽内耗。怎么办,“唯一的解决途径就是接受它”。

这就是设计思维的起点,感知我们的现在位置,并接受它。人生设计的起点不是你希望到达的地方,更不是你认为自己应该在的地方,而是你当下所处的真实位置。

2、直觉发散

好了,现状暂时搞定了。那么,接下来看看未来咋搞。

这个环节我觉得是最有意思的环节了,它不是像答题一样,一个坑一个坑地去填写计划,而是像设计师一样,先进行直觉的自由的发散的想象。

书中推荐了两个方法,一个是思维导图,一个是奥德赛计划

思维导图,是在美好时光日志记录了三周的基础上,提炼出三个关键词。一个是投入最高的,一个是能量值最高的,一个是心流值最高的,然后分别针对三个词制作三张思维导图。从一个词发散到第二层,再从第二层发散到第三层,如图书中案例所示。

(*图来自书本)

通过这种天南地北的发散,发现已知和未知的可能性。

奥德赛计划是为人生发散设计3个可替换的五年计划:

第一个计划是你已经在做的事情或你已经有的计划;

第二个计划是如果突然无法从事现在的工作,你会做出的另一个选择;

第三个计划是没有金钱忧虑,也不会有人评判你时,你会从事的事情。

(*图来自书本)

如图书中案例所示,对每一个计划都进行五年时间规划,提出三个问题,并进行四个仪表盘评估:

· 物力(你拥有客观资源吗?例如时间、金钱、人脉,这些都是你实现计划所必需的)

· 喜欢程度(你对这三个计划的态度如何?迫切、缺少热情还是满怀热情?)

· 自信心(你相信自己一定会实现计划,还是不确定?)

· 一致性(这些计划本身有意义吗?它们与你及你的工作观和人生观是否一致?)

在想象我们的奥德赛计划的时候,可能心中还是会有畏手畏脚的感觉,会有荒诞感,这是在干啥呀…这现实么…但如果,我们连想想都不让自己放开想,会不会有点太苛刻了呢…

直觉发散的爽感其实有点像蹦极,会有失去安全感、确定性的坠落,但接纳了后,也许会体验到拥抱天地的自由。

在人生设计里,像设计师一样,相信直觉。

3、原型设计

先是落到地上,看到现状;然后飞到空中,进行发散;那么接下来,便是回到实际,进行选择设计了。

书的理念是:对你感兴趣的事,一定要进行原型设计。另外,在开始进行原型设计时,对问题的解决程度低一些,最好简单一些,这都没关系。就问题的某个方面设计出一个原型,用它来解答整个问题。

也就是说,原型设计有几个关键点:

一个它是从提问开始的,通过问题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一个它是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种真实体验,通过体验的方式将未来生活具体化;

再一个,它的体验是小成本投入,哪怕失败也不会有太多代价。

举个简单例子,我适不适合做副业,适合做怎样的副业?对这个问题进行发散后,我将选择缩小至文案、家教、翻译这几个选项。先看文案副业,我是否有能力做到呢?针对这个,可以进行怎样的原型设计?这一步其实可以进行头脑风暴。

书里也有介绍头脑风暴的方法,主要原则是不评判出现的任何想法。

比如对文案副业进行了头脑风暴,可以进行的原型设计有:

(1)原型采访。和已经从事文案工作的朋友进行交流,了解技能、市场、行情等。

(2)进入社群。加入不同文案社群,了解现状和能力。

(3)参加相关活动。

(4)神交。想象自己已经开始做文案副业,体验业余接单、与甲方交流的节奏。

(5)在朋友圈发布文案作品,测试。

(6)找一个文案兼职尝试。

(7)无偿提供文案服务,看反馈。

……

以上选择,实现难易和成本高低不等。对每个副业方向都可以进行这样的头脑风暴,然后根据个人可以接受的程度,去进行各个副业方向的原型体验。一定要落实到行动体验里,只有亲身体验过才知道这个选择的实质内容是什么,以及适合自己的方式是什么。

原型设计包括提出有难度的问题、创造体验、提出假设、快速失败,并且在失败中前进,悄悄走近你的未来。

可以这么说,原型设计的意义就在于失败,失败了就会更清楚自己想往哪里走。

提到失败,在美好时光日志之外,书里也提到了一个“失败重构练习”,它分成三部分:

1.记录失败的经历。

2.对失败进行分类。

3.鉴别出蕴含成长机会的失败。

失败在这里被分成三类:

一类是由于低级错误导致的,那我们能做的就是坦诚承认自己的低级错误,并尽力下次避免;

一类是由于我们自身弱点导致的,可能会反复发生,防不胜防。除了给予自己时间外,也可尽量避免接触类似事情;

还有一类便是蕴含成长机会的失败,失败原因是可辨认的,而且有补救方法,这应该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失败。

如图是书中案例的失败日志。

(*图来自书本)

通过这种失败重构练习,让我们对失败的认知不再停留在负面、无能印象上,而是形成失败免疫力,毕竟,人生设计路上,失败随处可见~

当我们进行原型体验后,便可在这行动的真实里,成功或失败中获得关于未来的信息。再提出新的问题,再进行新一轮的原型设计。人生设计便是这样一次次过程循环着。

用一句话概括它的精神就是:“大胆想象,小步探索”

至此,此书的术和道部分便都介绍完毕了。

之所以很喜欢这本书的设计思维理念,是因为也很赞同人生不存在最优解,没有一直存在的热情和追求,只有不断变化的人和阶段。

学会和现实相处,容纳不确定性的客观存在,人生设计思维让人生多了不止一种出路,这能不让人喜欢么。

当然,纸上拆得再多也是空,人生设计的最终归处还是行动。

共勉。

一个人读书

一本书,万种思考

一人读,百般生活

一位阅读热爱者的私人分享频道

撰文/ 王大安

世界本质探究者 / 生活学徒

记录/探索这个平凡世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