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会产生倦怠,特别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随着所学的知识的加深以及科目的不断增加,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就会产生分化,到初二的时候达到一个顶峰,到初三时则基本定型。有的初三学生想学,无奈自己欠的知识太多,基础太差有心无力,无力回天。
学习是一种自觉的活动,需要一个人的意志去维持的。一个学生学习成绩总是上不去,有很多原因,其中两个原因是非常的普遍。
01
一种是,如果孩子在长期的学习当中不断地付出,却得不到一个好的成绩,得不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同,那他觉得自己真的不行,就会产生厌学的态度,成绩就不断下滑。要解决孩子这种厌学现象,需要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同和支持。要唤醒学生,老师肯定和赏识是关键的一环,因为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直接传授者。
举一个真实例子:小文(化名)初一大部分成绩都保留在及格线以下,在40-50分徘徊,始终没有什么大的进步,我好几次找她谈心找原因,甚至与家长沟通过,各种积极的途径都尝试过了,成绩始终没有什么进步,甚至还有退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给她奖给了一支笔,因为她 “进步”了(其实就是上次考差了,这次正常而已)。正是由于这次“意外”的奖励,她主动找我交流,跟我说清楚自己的成绩一直上不去的原因。她说,上到初中后觉得自己学习一点起色都没有,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觉得学习没有什么希望了,慢慢对自己失去信心。她还跟我聊起她小学五年级数学很不错,大部分都能拿到80多分以上,后来随着知识的不断变化,加上老师的不断变化,慢慢对丢失了学习动力。在交流中,每次我都很认真倾听。我很清楚,她需要的是老师的一个鼓励和肯定而已。在她看来,我奖给她一支笔就是对她的一种肯定。她告诉我,她要认真起来,她决定为自己而学习,发挥自己应有的聪明才智。通过多次交谈后,她上课的眼光来看明显与以前不同,充满了学习的渴望。结果,在初一下学期最后一次期末考试中,她终于及格了。现在该同学正在读初二,因为家长工作的原因已转去其他学校读书了,但是她还经常向我报喜,最近一次期中考试拿到90多分,其它科目考得都不错,综合排名也是在全年级中上水平,最开心的是还特意拿我奖给她那支笔去考试。所以,作为老师,我觉得所谓的关注学生,就是关注他们的闪光点,对学生积极的变化适时给予表扬或奖励,而且要持续不断地鼓励,这样真的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潜能。
02
另一种是,学习目的不明确,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在虚无的网络世界找到精神寄托,沉浸精彩的游戏中不能自拔。这种沉迷甚至会影响一个人日后的工作和生活,比如有一些出来工作的年轻朋友,跟同事的关系很一般,放假时候喜欢窝在家里打游戏,几乎不出门,对工作提不起兴趣,找一个新工作很难持久做下去,结果最终窝在家里变成了啃老一族。又比如,一名男学生初一的时候还可以,至少能跟上大部分同学学习节奏,但是由于疫情原因,有时不得不在家里上网课。这位学生,本来对游戏有一种无限的热爱,哪受得了手机的诱惑,在上网课期间偷偷玩游戏,并与家长产生冲突,结果结束网课后不想上学。老师上门家访,动员其回校上学,但是始终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终他彻底沦陷在网络游戏当中,直到现在还窝在家里。
当一个人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就失去奋斗的目标,甚至会对生存的意义产生怀疑。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家庭环境一般不会太差,人们衣食住行基本无忧,学生很容易就迷失目标。所以,对家长来说,孩子真的需要陪伴,不能因为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对孩子不闻不问,这样最终影响的是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学习发展。对于老师来说,应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公平公正,能发掘学生闪光点,去表扬他们,欣赏他们,不断挖掘他们的潜能。
二十大报告指出,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培养学生树立“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读书”的远大理想,并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必须教育和引导我们下一代,做一个有朝气,有理想,有道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