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古代高中“状元”有多难? 与如今大学生相比, 真是天地之别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

状元的产生,必须要经过乡试和会试,且不是每一年都可以参加,不像高考那样年年都有,所以从开始寒窗苦读,到金榜题名高中状元,需要经过很多年。

据记载,历史上最年长的状元是唐宪宗元和八年(813)癸巳科四川阆中籍状元尹枢,中状元时已71岁。

从开始读书,到高中状元,到底有多难,我们先来看看一路考试的过程,都会令人咋舌。

首先要通过的是乡试,乡试并不是一个小乡镇的考试,而是一个地级市的大联考,比全县统一考试都难。

地区级考试“过线的人”叫做“举人”,“举人”才有机会参加“省级大联考”——会试。

会试“过分数线”的考生叫做“贡士”,到这里其实已经很难了,这是要在省里拔尖呐。

由会试选拔出来的“贡士”将由皇帝主持,在金銮殿里举行殿试,国家最高“职称”的大学士们参与判卷。

考中的叫做“进士”,第一名才是“状元”。

可以说,状元就相当于全国公务员考试的第一名,可想而知要多难啊!现在的大学生和古代状元相比,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

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在这1283年间,科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状元(一说504人)。

加上其他短命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各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具象点来说,宋朝每届有40万考生应试,40万人中才能出一个状元。

不说别的,一张图,看看过去“殿试”的考试题目,就知道非一般人可以回答。

如果让现在的大学生作答,不是吹牛,很多人可能连题目都读不懂!

以下为科考题目:

但是古时候对“状元”的要求,不仅如此还会更高。

不但要作文做的好,字也要写的好。所以说,古代的每一位状元,基本上都是一位书法大家,甚至还是诗词界的大家。比如,唐朝张若虚、贺知章、柳公权等。

下边是中国大陆目前仅存的一张状元卷,是明朝万历二十六年殿试状元赵秉忠的试卷。

据说,当年赵秉忠参加殿试,也才年仅25岁,高中状元,真是厉害!

现在我们看到的状元卷,是赵秉忠的第13代孙赵焕彬先生于1983年捐献给国家的,属国家一级文物。

作为国家的重要机密,这份卷子是怎样从宫廷传到民间的?这恐怕是一个永远的不解之谜。

赵秉忠的殿试卷,是目前大陆唯一的殿试状元卷真迹(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宫廷档案中还有几份清代状元卷),价值连城。

它填补了我国宫廷档案空白,是研究我国科举制度和明史的重要文献,系国家一级文物。

读者们,关于“古代状元”,大家有何看法?如果喜欢本文章,请转发收藏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