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是漫长的过程,但是一个人的本性往往很难改变,所以很多人公认的道理是小时的状态,就能看出长大后的潜力和水平。但没有到后期,还是不要期望值太高。
小学时的尖子生,后来有多少考上重点大学?答案叫人意外
许多家长会发现,那些从小就贪玩、不学习的娃,以后多半初中毕业就被分流。除了极少数人能逆袭,剩下基本就是去流水线或者当服务生。
而小学时的好学生,通常以后会考上不错的大学,成为白领阶层;如果专业选得好,能进名企的关键岗位,还有望拿高薪。看到子女成绩好,肯定会有家长望子成龙,希望他们是名校的苗子。
毕业后跟从教多年的小学班主任聊天,刚好提及以前的老同学,却引发了另一个问题的思考。原来,班主任发现,很多在当时成绩拔尖的学生,后来连一本批次也没有考上。
比如男生里成绩最好的郑同学,老师一直很关注;他初中读的是区内最好的私立学校,后来也考上重点高中的“快班”。谁知高中阶段成绩平平无奇,只考个二本里的“上层”大学。
班主任表示,还有好几位她寄予厚望的同学也是类似的情况。小学时的尖子生,最后能有多少考上重点大学呢?老师粗略算算,也就是一半左右。
这样的答案可能让部分家长意外和失望。但里面也是包含着客观规律和原因的。光是看小学时的名次,就认为他们能一直当尖子生,本身就不够理性。
以前的尖子生,为何进入高中后成绩下滑严重,考不上名校
小学的成绩本身有“隐藏性”,好学生之间差距没有那么明显。就像长跑一样,起步快的人未必是最后的冠军。
而且,小学时的题型和解题思维,跟初中高中完全不同。有位大学教授曾说,有些题目本质上不是考查知识,反而是考查咬文嚼字和脑筋急转弯似的。到中学这种思维就未必好用。
其次,成绩好的学生,不是没有叛逆期,而是比普通同学来得更晚。他们反而容易在高中时才开始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想要拒绝所有事情听家长和老师的话。
这类同学情窦初开的年纪也更晚,恰恰在学习压力最大的高中时期,因为异性分心。后续再想把耽误的进度补回来,属实有难度。
另外,习惯了当“尖子”,高中却是经过中考筛选,得到相对更好的生源。尖子生看到很多优秀的竞争者,甚至头一次感受到“天外有天”,心态可能受干扰。越是焦躁不安,想要超越别人,就越难保持良好的学习效率。
家长过高的期望和从小给他们灌输的名校理念,也可能本身就存在问题。小学的生源范围有限,家长们的目光不能太狭小。
高中,尤其是重点高中,汇集着整个城市及周边的优质生源。某些小学的尖子,进入新的学习阶段,只能是中等生;考不上名校很正常。
学业如同长跑,早期用力过猛的学生,后期容易厌学
以上原因多为家长和学生本人的认知偏差,造成“小学时的尖子,以后也能进名校”的错觉。但还有一种情况,如果学生真的能保持下去,确实可以在高考时也成为尖子。
但是这类同学却“龙头蛇尾”,读小学时就知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可是到中学时期,反而变得越来越没有动力,或者呈现出非常疲惫但效率低下的现象。
很多班主任公认的规律是,早期用力过猛的同学,往往越是到关键时刻,越容易遭遇滑铁卢。以前的尖子生,本来被家长们寄予厚望,后来只是考上比较普通的大学。
这很可能反映出,家长在他们儿童时期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很多人希望学生“早点懂事”。但活泼贪玩才是小学生的本性。
倘若学生真的在读小学时就像成年人那样,背负着“改变命运”的重任,勉强自己勤学苦练;那么后期很容易因为精神压力大,产生厌学现象。
所以,许多过来人提醒小学生家长,这个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优秀习惯,保持学习兴趣和热情。不要过度压抑他们,前期过于懂事和勤奋的同学,中学以后反而容易离优秀越来越远。
【话题】你身边有这类学生吗?#儿童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