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全国大部分地区春季开学第一天。孩子们怀着对知识的憧憬,对老师和同学的想念,欢欢喜喜地回到了校园。
受疫情影响,在上学期结束的时候,孩子们大多是没有进行期末考试的。就算是考了,但在缺乏老师统一监考的情况下,部分孩子的成绩固然也是有一定的水分。所以,这个寒假的作业,各科老师往往都以复习上期的知识为主,预习下期的知识为辅。
为什么这学期开学的时候,很多学校都要进行一次期末考试呢?
一方面,老师想通过检测的方式,来得知学生们的具体掌握情况,也好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们进行查漏补缺。毕竟任何科目的知识都是循序渐进地,只有把前面的基础打牢了,再进行新学期的学习时才会更加得心应手。
另一方面,学习需要有始有终,进行一次正式的期末考试,也算是给过去的一学期一个圆满的仪式感。当然,这也是学校或者班级评优的一种手段。
考虑到网课效果欠佳,再加上孩子们寒假休息了一个月,所以学校几乎都会预留几天的时间,用于老师带领孩子们一同复习上学期的内容。
02
虽然双减禁止一二年级放学后有书面作业,但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如果完全指望孩子们课堂上那四十分钟用来复习所有内容,肯定是不现实的。所以,闺蜜上一年级的儿子,其班主任今天便布置了抄写生字的家庭作业。一年级上册100个生字,每个生字写一个拼音,一个字,再组2个词。
今天晚上7时,有一位同学的妈妈在没有老师的班级群里@所有人,她说:“听听大家真实的声音,觉得今天作业多的打1,我去给老师提意见。”随后,“1”“1”“1”“1”……十几个家长附和着。
闺蜜本想在群里说一些公道话,可在她还未来得及点发送的时候,那个家长就得意洋洋地在群里说:“我已经给老师反映了,等消息。”后面的家长满是期待地回复:“好的。”
这样的家长可能会觉得自己大义凛然,为了孩子们的“利益”不惜得罪老师。但这样的做法真的妥当吗?
(1)老师究竟是为了谁好?
我们小时候,老师的话被家长当作圣旨般执行。老师说的任何事情,家长从来不会说“不”,永远都是支持老师的。因为我们的父母知道,老师是真心实意对孩子们好,才会对孩子们严格。毕竟“严师出高徒”绝不是假话。
再看看如今?教师这个一向崇高的职业,都被那些自以为是的家长弄成高危职业了。学生犯错了,老师不敢骂也不敢打,不敢罚也不敢说重话,因为一旦被投诉,遭殃的总是老师自己。
或许对于家长来说,老师抓成绩或者对孩子们严格要求,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业绩”,但也大家思考一下,孩子出色以后,究竟谁才是最终的受益者?
于我个人而言,孩子再每个阶段都有自己应该承担的东西,家长完全没有必要去干预老师布置家庭作业的这个权力。
(2)每一个孩子都是同样的作业,你的孩子凭什么要搞特殊?
现在的家长,心疼孩子已经越来越没有底线了。
女儿学校低年级有一对双胞胎女孩儿,家长每天下午接孩子的时候,都会一人分发一盒切好的水果。家长和孩子就像交换礼物一样,家长把两盒水果给到孩子,孩子把两个书包给到家长。
说实话,看到这样的画面我并不觉得这是幸福的。学校就在小区里,晚几分钟回家吃水果不行吗?校门口出来就要过马路,孩子只是埋头吃,连车都懒得看一眼,出了安全事故怎么办?
家长爱孩子,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分寸,而不能让这种失衡的爱毁了孩子。
全班几十个人,大家都是同样的作业,你的孩子为什么就不能克服写字慢、拖拉等一系列坏习惯呢?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脆弱,或许正是因为家长们习惯性把手伸得太长导致的。
当然,也不排除家庭条件极好的孩子,不需要学习也能衣食无忧一辈子。而就算是这样的情况,家长也应该私自告诉老师:“我的孩子,想做作业就做,不想做作业就不做,反正他不努力也能衣食无忧一辈子。”而不是在班级群里带一些满是负能量的节奏。
(3)遇到负责任的老师是一种莫大的荣幸,别让你对孩子的溺爱伤了老师的心。
现在的老师有多难?当老师变得佛系起来,家长会说老师拿着高工资和充足的假期消极怠工;当老师变得严厉起来,家长会觉得老师过分苛责,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成绩不敢公布,不敢批评差生,就连忍不住想表扬优等生也得憋着,因为怕差生父母心灵受到伤害……
做好了,表扬;做错了,批评或惩罚。不应该就是这样的流程吗?但悲哀的是老师越来越不敢行使自己的教育权力,很多时候都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知道究竟什么是对孩子好,究竟什么是对孩子坏。如果连这点是非都区分不了,那又拿什么指望孩子成龙成凤呢?
————
遇到负责任的老师,是孩子人生的最大幸运。希望每一个家长都能够反思自己的言行,尽量不要添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