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如何指导学生“群文阅读”

近几年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对于“群文阅读”的教学探讨很多。我也看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在这里我想谈谈自己的理解。

群文阅读是在今天的大语文时代背景下诞生的。这种变革,是和高考语文命题的变化有关的。高考语文命题趋向于语文阅读能力的考查。而且国家层面也多次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诞生了群文阅读。

那么,怎样做好群文阅读呢?我认为重心应该是学生的“读”。但可惜好多地方的教学已经把“读”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变成了老师的分析讲解。我们看似那一套非常好,非常有深度,非常有成就感。但这种成就感是老师得到了,甚至把老师培养成了评书的理论家,但学生却很少读书。

老师通过一篇文章,触类旁通,引出了好多相似的文章,讲解场面很宏大,气势磅礴,谈古论今,包罗万象。可就是学生没有读作品,只是在听老师的高谈阔论。也就是说这种“群文阅读”其实是培养了老师,培养了老师的学业能力,但学生没有得到知识。那么有人肯定会说,老师是教学生的,只有老师的业务能力提高了,才能去教学生。也许有道理,但是要明白“群文阅读”是“读”,不是讲解。老师把《水浒传》倒背如流,人物形象分析得头头是道,学生连一遍都没读,那叫听闲书。或者老师讲得再生动一下,学生再投入一些,老师就成了评书表演者,学生就成了听众。尤其那些所谓群文阅读的公开教学,完全把老师变成了说书人的角色。

对于语文教学,叶圣陶先生曾经总结了四个字,即“听、说、读、写”。“群文阅读”正好体现了“读”,但这种“读”是让学生行动起来去读,老师要做引导,去启发学生读。人教版语文教材每一册都安排了两个名著导读内容,而且每一个环节随后紧跟读书方法指导。也就是说,每本语文教材已经告诉我们,要指导学生去读书,而不是老师去讲“群文阅读”的课。

那么,老师怎样去指导学生读书呢?说实话,因为学生还有其他科目的学习,所以要让他们静下心来读名著还是挺难的。我觉得学生在学校读名著的时间很有限。所以关键要利用好假期和双休日,尤其寒暑假期间,时间相对多一些,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读书。另外,在学校里也可以每周专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读书。

在读书的过程中,不能只是读,应该随手准备一本摘录笔记本。当读到自己认为好的地方的时候,就可以把这些句子写到摘录笔记本上去。做摘录笔记可以让他们把读到的文章中最精彩的内容记下来,俗话说“好记心还不如烂笔头”。而且还可以使他们读书更加的投入,做到聚精会神,用心专一。当然,也可以准备一本字典,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就可以查字典,然后组词写在摘录笔记本上。如果当日有读书活动,那么晚上的日记就要写一篇读书心得,或者感悟,或者读后感,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但一定要跟自己当天的读书收获有关。

总之,我认为群文阅读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而且这个方法应该是非常好的一个方法,对提高语文成绩帮助很大。我在上中学那会,起初对学语文兴趣不是很浓厚,成绩也一般。但我们高中的一位语文老师就是这样要求我们的,我也天天在坚持做,结果自己竟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而且语文成绩也得到了提高。也可以说,我对文学的爱好,就是从那时开始的。以前,我特别害怕写文章,但经过他的教导之后,我不仅不怕写文章了,而且还爱写文章了。在这里也要特别感谢我的这位老师,就像现在自己在头条写作,如果没有老师当年的培养,我肯定不会洋洋洒洒地写出几千字的文章的。

当然,我们一定要读好书,读教材推荐的名著,读古典名著。一定不能什么书都读,“尽信书不如无书”,选好书读也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不然就等于花费时间做了无用功。也可以说,只有读好书,才能爱读书。只有书读好,才能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才能把语文真正的学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