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鸡娃”为何多半走向平庸? 教授说出实质, 这本来就跟时代脱节

内卷,已经成为当代重要的流行词汇。创业要卷、学习要卷、工作要卷、结婚要卷。好像我们就没有多少事情是不累的。

特别是学生,内有父母的期望,外有老师的监督。上班还有周末,可学生想要保持优秀,好像连多睡会都成为“羞耻”。一线城市其实卷得更早,只不过说法不一样,那时叫鸡娃。

“鸡娃”为何多半走向平庸?教授说出实质

“鸡娃”的典故来源于“打鸡血”。就是不断靠“快马加鞭”来养成家长们眼中优秀的下一代。可“鸡血”终究不是正常的动力,最后的成果往往并非想象中那么美好。

比如,北京可谓教育方面很前卫的城市,家长普遍重视培养。初代“鸡娃”从小便开启了奔走于辅导班、特长班之间的步伐。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谷爱凌的母亲,就是一面在海外培养体育;一面又在假期,把女儿送到北京。海淀的高端补习班,当然足以把美式教育下的学生,迅速提高几个段位。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谷爱凌。相反,不少被家长期待着光宗耀祖的同学,成年后却走向平庸。

求职时才发现,原来以前引以为戒的游学、留学、高端外教课、补习班,好像也只有在上学时能有点“光环”。

现在想来,这些就好像“网红打卡”一样,看起来体面却少有实质的价值。高压之下看似效率比同龄人高,学了很多普通学生不知道的东西。

却在走马观花的过程中,忽略了最重要的层面,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缺乏灵魂”和自主力的人。母亲连做饭时都要求娃背古诗,乘地铁也要练口语。

很难想象从小就进入“衡中模式”的学生,除了成绩看起来高些,特长听起来多些,能有什么核心的竞争力。

为何“鸡娃”多半走向平庸?清华教授陆向谦直言:很正常,因为这本来就跟时代脱节。这类家长认为搞这种竞争等于以后能脱颖而出,可社会要的创造价值,不是看你报了哪个口才班。

缺乏定力,无法直视现实的家长,更容易内卷

现在很多人意识到,家庭对后代的培养,将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前途。但普通家庭就无法养育出色的人吗?并不是。

能给子女砸钱报班的家庭并不少,但砸钱也无法保证培养优秀人才。盲目鸡娃,既费钱又浪费学生的精力,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学生抑郁。

清华教授解释说,鸡娃之所以失败,因为家长规划的方向和理解的结果,本身就是误解。比如,学好数理化不能“走遍全天下”时,你勉强没天赋的学生使劲补习。

就算成绩提高了,毕业后不照样难以找到工作吗?因为行业形势已经不是六七十年代了啊。而缺少定力的家长,通常更容易加入鸡娃的行列,现在叫做内卷。

让学生内卷,其实是最“简单”的事,尽管家长们要付出经济成本,需要自己省吃俭用。但免于了思考,在这种忙碌中缓解迷茫。

特别是一些全职母亲,可能会觉得,如果学生成绩不佳,家人会把错归在自己头上。为证明家庭主妇的价值,所以要求学生必须给自己争气。实际上是把家庭矛盾的压力,转给了子女。

课本以外的东西,往往是更难学会的

家长想象中的“鸡娃”,等于古代金榜题名的状元。实际上的“鸡娃”,往往花大把时间学习了职场里并不重要的东西。最后更容易怀才不遇,或者极度叛逆。

《士兵突击》里有这样的总结:早熟的人其实会晚熟。这类家长看似将后代养成了早早懂事的模样,同龄人玩耍时就学会分秒必争。

可到了后期,他们终究要发现其中的病态。没有得到良好效果时,这类学生就会爆发,推翻家长那套理论重新寻找新的生活方式。

有位老师提醒家长,成绩确实重要,有特长也能给学生增加出路。但什么事情一旦到极端的程度,隐患就大于优势了。

其实有阅历的人会明白,课本以外的东西,往往才是决定人生后期的重要因素。试卷里的习题,很少出现在工作中,它只是一个门槛。

而学习过程留下的思维习惯、自学能力,还有家庭中潜移默化的情商、处理人际关系和面对挫折的调节能力,这些才是支撑一个人长久发展的动力。

【话题】你能接受子女平庸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