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小学语文是拉分科目, 学语文秉承“三要点”, 娃爱学成绩提升快

很多小学生家长看孩子的成绩单,注意力都集中在数学和英语这两门科目上。因为大家觉得这两科分数差很大,高的高低的低,总是会影响娃的总成绩。语文的分数基本上都差不多,所以不太引起家长的重视。

事实上,家长们可以仔细观察一下。每一次考试成绩数学和英语出的难了,学生们的平均分都不高,其实真正拉分的是语文成绩。如果孩子的语文成绩好,基本上都会保持在一个非常高的水平。

尤其是对于一些学霸来说,数学能拉开的差距并不大,因为孩子们小学阶段基本上都能考满分,可能也就是三分、五分的差距。语文给孩子们拉开的差距,则可能是十分、二十分。数学和英语能够在短时间内突击提高,但是语文却无法很快的提升成绩,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的初中语文成绩开始拖后腿了,这个时候再想追就已经晚了。语文成绩好的学生,普通的孩子很难追上,因为学霸之间几分就能决定胜败了,如果说想让孩子学好语文,从小学就要抓好。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这个科目的兴趣很好培养,因为数学特别抽象,英语有挑战性,而语文富有感染力,让孩子感受到文化的熏陶。从小培养,自然而然就能够让孩子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说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带他们读绘本儿,在看电视节目的时候也可以引导孩子去关注文字等。

资深的语文老师说,不想让语文拖学生的后腿。家长们,在小学阶段就要抓牢“三要点”,孩子喜欢学,成绩提升也快。

要点一:基础知识要扎实

小学阶段最关键的就是语文基础知识,每学完一篇课文之后,家长要引导孩子把基本的字词,句子,成语都掌握好

字和词都记住了,听写流畅,再读读课文。培养孩子的语感,巩固一下生字和词语,词汇等,就能把基础知识抓牢。

要点二:阅读量一定要大。

读书是从小积累的,比如说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就要每天带他们读绘本,看睡前故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孩子读的书多,阅读方面得分儿非常容易,写作文也会非常顺畅,这些都和平日里阅读积累有关系。

孩子多读书能够提升语文成绩,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也会增强,孩子的数学成绩也不会差,因为把题目理解透彻了,再去答题就能够得到高分。

提高阅读能力,大家都知道作文在初中,高中占分比例非常大。这几年随着考题的改革,各种小考,中考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试卷的阅读量,也大大增加了。

有的孩子阅读的速度慢,一张卷子看完都要比别人慢好多,那每道题慢一点,整张卷子做下来,一定会让别人甩出很远。很可能到最后还有的题没有答完就到了交卷的时间,这样丢掉了很多的分。

很多家长说平日里我们根本都用不到古文,所以很少带娃儿去学古文,但是现在的考题试卷中古文的题目越来越多,也很难,如果不从小打好基础,后面想学非常困难。作文的总分高,你只要写的不离主题,也能有保底的分数,如果古文读不懂,看不明白,很可能整道题连一点分都得不到。

所以,我在孩子上一年级时,就准备了一套《我爱读古文》,这套书一共4本,分为春夏秋冬四卷,一共120首小古文,都是小学阶段会学到的内容,对应语文新课标,学了也不浪费。

不光有短篇幅的小古文,还有注解、文说以及精美的插图,都是孩子感兴趣的。尤其是文说,就像这本书在跟孩子聊天一样,孩子的阅读兴趣大大提升。我们会选择每天早上读一首小古文,一年级的上学期,这四本基本上都能熟读了,下学期又加强了一下,都能背诵下来了

如果你对孩子古文学习有高要求,可以入11本,也就是一整套,小学六年都能用的上,大大提升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孩子的语文成绩,扶摇直上,根本不是什么难题了。

有的家长说自己家的宝宝从小就开始读绘本,看故事书,但是上了小学之后,语文成绩还是不好,问题出在哪里呢?是因为宝宝选的书不对,或者是读书的方法不正确,有的孩子只读漫画故事、冒险类的故事,大一点了只读网络小说。为了快速知道故事后面的情节,往往会跳着读,找重点,隔着行跳跃式的读书,这种阅读对于孩子的提高成绩来说,没有太大的帮助。

想让孩子大量的阅读要选对书籍,用正确的读书方法。比如说古典名著,要让孩子反复的阅读精读,读的过程中做好笔记摘抄。

选择符合孩子各个年级段的认知特点和阅读规律的书籍来读,小学低年级可以选国学、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等。高年级的时候可以读读三国、红楼。

每一个年级都有针对性的选择书籍去阅读,这样才能够让孩子拓展知识面,提高语文成绩。孩子喜欢上阅读,慢慢的积累阅读经验,后面成绩自然而然就会有所提高。

小学阶段家长应该带孩子好好读书,精心帮忙选择阅读的书目,打下夯实的基础,这样让孩子早阅读,早受益。平日里积累阅读经验,趁孩子小学的时间充足多阅读,初高中语文成绩自然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枕边育儿寄语:

得语文者得天下,可见语文的重要性。阅读是学习语文的根本,能够培养孩子的语文素养基本功,充满兴趣的课外阅读能够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语文成绩好的孩子经常读书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