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他13岁上清华, 23岁享誉学界, 教出79位院士, 钱三强见他街头乞讨

在1972年的一个日子,钱三强走在街头,突然一名衣衫褴褛的老人冲过来抓住了他,鞠躬九十度并哀求道:“给我点钱!”钱三强震惊地发现这位老人竟然是他过去的老师,脸色大变,立即拉住他,不让他走。

老人是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和李政道的恩师,被誉为中国物理学界的巨擘,1977年却病逝在北京街头。

他叫叶企孙,这是一个在物理学界享有崇高地位的名字,他的学识深厚,教诲有方,为我国培养出了一批批杰出的科研人才。然而,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在1977年黯然离世,结束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叶企孙曾任清华大学物理学院院长,他创立了清华大学物理系,为我国的物理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学生中有许多已经成为了物理学界的领军人物,如杨振宁、李政道和钱三强等。他们的成就,无疑是叶企孙一生努力的见证。

然而,叶企孙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他因为曾赴美留学而被打成了“特务”,遭受了一系列不公的待遇。

叶企孙,原名叶鸿眷,于1898年出生于上海县一个地主家庭。他的父亲是当时上海的一名著名教育家,母亲也是一个有教养的女性。他的父亲早逝,由他的祖父抚养成人。1911年初,年仅13岁的叶企孙到北京报考清华学堂。由于体弱多病,他未能通过体育考试。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改名再试,并找人代考体育才得以过关,最终成为了清华学堂中等科最早的学生之一。

辛亥革命爆发后,叶企孙短暂离开清华学堂。但民国政府成立后,他再次进入清华学堂,并进入高等科学习。起初,叶企孙主攻中国数学史和天文学史。但在列强欺压中国后,他认识到只有科学才能救国。于是,在1916年11月,叶企孙前往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物理学。仅仅四年后的1920年,他就获得该大学理学士学位。随即转入哈佛大学继续攻读物理,并于1922年获得硕士学位,1923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在哈佛大学,他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年仅二十三岁的他在很多方面甚至超过了校内五六十岁的导师。他的发现和论文更是震惊了整个物理学界。

他的论文《用X射线方法重新测定辐射常数h》在美国物理学会宣读,这一实验数据成为当时h值的最佳数据,在国际上沿用十多年。这篇论文的发表,标志着叶企孙在物理学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1924年,叶企孙毅然放弃高薪待遇回到中国,先后任教于东南大学和北京清华学校大学。

当时的中国还比较落后,如果他选择在国外发展,可能会拥有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人生。但他没有嫌弃祖国,而是选择为祖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那里,他以新思想教育学生,受到了其他老师的推崇。他的教学风格活泼生动,很快就引起了清华学子的关注。不久后,清华校长梅贻琦再次向他发出邀请。这次他有了自信,回到清华大学担任最年轻的理学院院长。

自从叶企孙进入清华后,他的学术威望引起了很多国内顶尖科学家的关注,他们纷纷慕名前来清华任教。这些优秀的科学家包括华罗庚、熊庆来、吴有训等,而全国各地的学生也纷纷涌入清华学习。

叶企孙在清华大学不仅开展了建筑声学的研究工作,还是我国在这个领域研究的先驱。此外,他还建立了清华大学物理系和理学院,建设了北京大学物理系磁学研究室,为我国的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叶企孙非常关心学生的成长和教育事业。他用自己的积蓄支持许多学生出国留学。华罗庚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当时华罗庚只有初中学历,但叶企孙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给了他一个助教的职位,并仅仅用一年半的时间把他送到剑桥进修学习。正是在叶企孙的关心和支持下,华罗庚最终成为了著名的数学家,“中国现代数学之父”。

他的思想指导下,清华大学建立了多个研究所,包括无线电研究所、金属研究所、航空研究所和农业研究所等。这些研究所的建立,为我国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抗战爆发后,中国的北平、清华、南开等著名高校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迁往远离战火的昆明,成立了西南联合大学。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叶企孙担任了西南联大理学院院长,负责管理和领导这所新的大学。

在西南联大,叶企孙遇到了一批批优秀的学生,其中包括杨振宁、李政道、邓稼先、赵九章等后来在物理学界有着重要影响的物理学家。他们都曾是叶企孙的学生,从他的教诲中受益匪浅。

然而,在抗战期间,叶企孙和学生熊大缜本应去国外学习保留力量以备战时之需,但他们却选择留下来参加抗战。后来不知何故,熊大缜被定义为反动派并被杀害了。尽管叶企孙坚信自己的学生是爱国的,但他始终坚持为熊大缜申冤叫屈。然而在那个动荡的岁月里,没有人愿意听他的声音。

西南联大的成立,使得中国在抗日战争期间得以保持学术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我国培养出了一批批杰出的科学家。其中,走出了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四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以及包括8位“两弹一星”功勋在内的几十位物理学大师。这些大师级的人物在物理学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而叶企孙作为他们的老师和指引者,功不可没。正因如此,叶企孙被人们尊称为“中国物理学界的宗师”。

1949年解放前夕,蒋介石曾力邀叶企孙南下,希望他能够继续为国民党服务。然而,叶企孙并未答应,他说:“我没有做什么坏事,他们不会把我怎么样,再说大家都走了,谁来教物理?”这句话充分展现了他的坚定信念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

解放后,叶企孙被任命为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履行校长职责。此后,他还被调到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并兼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这些重要的职务中,叶企孙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55年,叶企孙担任北京大学物理系金属物理及磁学教研室主任。同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常委委员。这标志着他在物理学领域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然而,好景不长。建国后,身为清华教授的叶企孙仍然没有放弃为熊大缜申冤的念头。然而事与愿违,他的努力不仅没有得到认可,反而连累了自己。在那个时期,他的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和折磨,最终变成了一个出现视听幻觉的疯子。由于他一生未娶并无子女,又失去了经济来源,只能独自一人在街头流浪乞讨。

1972年的一天,他在街上乞讨时被钱三强意外认出。钱三强震惊于自己的老师竟沦落至此,便想帮助他。然而叶企孙不愿接受他的帮助,不愿连累他。钱三强一直都很尊敬他的老师,始终拉住他不让他走。

在特殊时期,由于曾经留学的经历,叶企孙被打成“特务”,遭受了一系列不公正的待遇。最终,他流浪在北京的中关村街头。

1977年1月13日,叶企孙在饱受疾病折磨昏睡中离开了人世。在他的嘴里念叨着:“想回清华。”他无法为自己辩解,也没有机会再回到他钟爱的清华园。他的一生未婚且无儿无女,便匆匆地离开了这个人世。

直到1986年,叶企孙的冤案才得以全面平反。一代大师就此落幕,有道是: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叶企孙这名伯乐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科学家。

叶企孙的一生可以说是一直在为科学和教育事业付出。他出身名门望族,却从不为自己的私利着想,而是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中国的教育和科研事业。

他本有着更好的选择,却不顾艰苦,毅然回国,为的就是为饱受苦难的祖国贡献自己的智慧。

正是因为有像叶企孙这样的大师级人物的无私奉献和卓越贡献,才有了我们今天中国科学的繁荣和壮大。他们是中国的科技基石和里程碑式的人物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敬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