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教育模式,说像雨后春笋般涌现,也不为过,细细点数一下这些年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教育模式:杜郎口三三六模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昌乐二中271模式,翻转课堂模式,高效课堂模式,现在又在力推广大单元教学……
这一个又一个教育模式,是不是让人眼花缭乱,有些“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这么多的教育模式不断地闯进教师的视野,但是最后又像一阵风一样——风过了,什么痕迹都没有留下。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教育模式不断地涌现呢?专家和学者们的说法自然是冠冕堂皇了,那就是:通过研究和实验,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学术研究的发展,加深对教学法的认识,以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课程内容。
这些个理由摆出来,谁能进行反驳呢?无从反驳,因为他说的都是高大上的,都是绝对正确的。但是,绝对正确也应该是相对的,从现实的语境来看,这些所谓的教育模式,最后都没有能够在教学第一线扎下根,反而教师们还是采取旧有的教育教学方式——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为什么专家和学者们热衷于不断推出教育教学模式呢?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他们为了拿下项目,争取政府资金。
在他们的位置上,每年不做一两个项目,就等于没有做事情。而一个教学模式,能被开掘到多深呢?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他们是开掘不了多深的。
就像现在推出的大单元教育,看着高大上,其实就是他们坐在办公室里,拍着脑袋想出来的。这个教育模式怎么样,没有什么现实的基础,也没有现实的检验,有多少的效果,恐怕他们自己都不知道。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就这样把它推出来了,能够有着怎样的实际应用价值,他们自己也是在到处给自己的设想寻找理论的支撑,更不要说一线的教师一头雾水了。而就是这样的一个教育模式,教材没有改,配套的教材也没有改,你让老师怎样去教学,还不是只能是按部就班地按照自己的教学模式去做。
专家和学者这样做的目的关键是冲着利益去的。除了拿项目争取政府资金,他们还能够到处贩卖自己所谓的理论文章,到处去开讲座收取出场费。
对于这些,他们是门儿清。如果没有新的教育模式,就不能不断地折腾,额外的收入又从哪里来呢?
如果还是抱着旧有的教学模式去走,都挖掘上一两年了,还能怎么去深入呢?本身就不在教学第一线,尽管说站得高望得远,但是没有来自一线的教师的实践经验作为支撑,所有的一切都只能是空中楼阁,是落不到实地的。自己没有实践的经验,就凭着坐在办公室里胡思乱想,想一想都知道能深入到怎样的程度。
而现在不一样了,一两年一个教学模式,堆口水文空间还是很大的吗?而至于他们也推出的教学模式最后能不能在一线教师身上扎根,那就不是他们考虑的问题了。
教学模式最后都成了一阵风,除了专家和学者在最初设计上没有深入到一线,与现实脱节之外,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那就是当下的应试教育不允许有这些花花绿绿的装饰物的存在。
现在,尽管国家对于校外培训整治的力度很大,但是目前差不多还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是在培训机构里超前学习。你老师还没有展开新课的学习,学生们就已经把它学习了一遍,这样的环境,还能给教学模式怎样的理想空间呢?
因为应试教育背景下的现实需求,任何教育法都很难有多少生存的空间。现在,小学或许还有一点教育模式,而到了初中和高中,就什么教学法都成了一种多余。学生在学校就是刷题、讲解试卷、排名次,而校外教培机构则更是;乐此不疲。
总而言之,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下,任何一个专家学者,任何一个中小学校长,谈什么教学法改革?写什么教学法著作?大概率都是无本之木,自娱自乐而已,要想它们能够落地生根,只能是痴心妄想。
而老师更是不愿意因为他们做出任何的改变。这不只是应试教育下现实的不允许,更是他们都在舒适区里不愿意出来导致的最后结局。教育模式那么多,就是没有一个落地的,我们还有什么信心相信你们呢?
亲爱的读者,对于当下教学模式不断推陈出新,而最后都成一阵风这件事,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