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一位读者的提问,如题。
我的回答:
都说七年之痒,三年不过是轻微的瘙痒,没想到你这么快就变成刺挠了。
不知道体制内的工作对你来说是否如意,许是工资满足不了个人的消费需求,许是单位氛围不好不能满足自己的发展前景,许是异地工作生活一地鸡毛,又许是周周996,天天211,不知道你又是哪一种呢。
但凭经验而论,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不怎么如意,选择裸辞,都要有一个明确的后路。
我前两天读了一本书,是马伯庸的《长安的荔枝》,其实想必很多朋友都有读过吧。在这本书里讲了一个故事,小官李善德误打误撞成为了给皇帝办事的荔枝使,但也掉入了一个陷阱,就是要从岭南运送鲜荔枝到长安。路途遥远,怎么可能实现呢?这在大家眼里基本上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善德恰恰办到了,虽然过程很曲折,中间也有很多机遇,但真正能在困难危险中拉了李善德一把的,在我看来确实李善德出色的术算能力。
这位从唐朝科举考试明算科里脱颖而出的算学生,在那几千里的路途中,将自己计算能力发挥到极致。荔枝什么情况下走哪条路能多少天腐烂,用怎样的方法又能延续多少天,延续多少比例,甚至是驿路转运、水路陆路接驳的最优解,都依赖于术算能力。
明算科的学生及第后成为叙任官员,授的只是从九品下的小官。混迹官场二十多年的李善德,也不过还是九品小官。但在那一刻,救到他的确是他自己能傍身的术算能力。
很多人可能疑惑,我是不是讲跑题了。其实并不然。我想对所有有着裸辞想法的人也说一声,在裸辞之前要想想,自己是否有能够傍身的能力。要知道,有这点能力,才能吃的上饭,才能在最需要的时候拉自己一把。
书中的李善德,不过是个虚构的故事人物,在史实中压根就不存在。但现实中,又有多少李善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