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缝缝补补小课堂”读懂劳动育人的三个闪光点丨时评

文/杨朝清

绘图/王铎

近日,河南信阳市一所高校宿管阿姨的“缝缝补补小课堂”开课,宿管阿姨手把手教学生“针线活”。一位学生称阿姨教得很耐心,以后生活中遇到需要缝补的事情自己就能完成。(10月26日澎湃新闻)

在笔者所工作的高校里,有几家缝缝补补的裁缝店,每次去光顾,发现生意都很火爆,排队几乎是常态。对于“95后”“00后”乃至“05后”大学生而言,面对需要缝缝补补的衣服,通常都束手无策,“花钱买服务”成为一种常见的策略。设置“缝缝补补小课堂”的初衷,在于让大学生们掌握生活技能,以一种别开生面的方式开展劳动教育。

虽然,花钱找人缝补并不难,但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却是不可或缺的社会化历程。在中国人的人格模式中,只要没有进入婚姻都还是父母眼中的孩子;许多原本可以自己动手、自力更生的事情,也被父母代劳,导致不少大学生不仅缺乏必备的生活技能,还缺乏劳动的习惯、对劳动缺乏足够的价值认同,甚至会鄙视、厌弃那些努力工作和认真生活的普通劳动者。

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不仅能够节约开支,也能够让生活更便利。“缝缝补补小课堂”不仅让大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也能够在“劳力”基础上达到“劳心”的效果,从而实现道德的提升、智慧的增长、审美的涵养。“缝缝补补小课堂”不仅让大学生们掌握了可以终身受益的一技之长,也实现了精神补“钙”。

伴随着教育评价改革的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价值认同,注重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逐渐成为一种共识。保安、宿管阿姨等普通劳动者一次又一次登上各种各样的讲台,何尝不是有教无类的生动体现。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每个职业都有出彩的地方,宿管阿姨同样可以在某个领域、某个方面成为值得学习的对象。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与教育是同一过程,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劳动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的当下,如何让劳动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与那些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的劳动教育相比,“缝缝补补小课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自然会得到学生们的追捧。

曾几何时,重学历轻能力、重知识轻技能成为一种怪圈。单一、片面的社会评价,导致学生们对掌握生活技能缺乏兴趣与热情。“缝缝补补小课堂”受到不少学生的追捧,折射出“意义之网”的重塑与更新——学历并不等于能力,知识并不等于技能,通过不断学习来提升能力和技能,丰富精神家园,显然可圈可点。

教育作为一盏“希望之灯”,对人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重视发挥普通劳动者的育人功能,让劳动教育更贴近生活、更接地气,更加注重能力和技能的学习,面对“缝缝补补小课堂”,我们不能只看到表面的热闹与火爆,而是要读懂其价值内核。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