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发布通告,决定从2023年秋季学期开始推行高中免费工程,免费范围包括在该区学校就读的高中生,免费项目为高中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期600元、全年1200元。除长泰区以外,此前已有不少地区出台过类似政策。那么,九年义务教育背景下,越来越多地区实行高中免费教育的目的何在,是否意味着义务教育即将迈入高中阶段?
先后多地官宣,高中免费已非个例
实际上,高中免学费的做法长泰区并非首例。同样在福建省,福州市的马尾区、长乐区、鼓楼区,晋江市及福清市等地已先后实行公办高中免费教育政策。其中,马尾区率先于2010年在全省实行高中免费教育;次年秋季,长乐区开始推行高中免学费政策;2012年,晋江市也开始实行公办高中免学费;福清市则于2015年正式实施公办普通高中教育免学费政策。
而在全国范围内,高中教育免收学费的政策最早可以追溯至2007年。2007年秋季,广东省珠海市开始对本市户籍的中小学生实行十二年免费教育,明确高中阶段无需缴纳学费,这一举措当时在广东省乃至全国都属首例。同样在2007年秋季,陕西省吴起县开始实行“五免一补”政策,其中就包含减免高中学费等五项费用免收事宜,同时规定每人每学期可享受180元的生活补贴。
2008年,河北省迁安市和宁波市鄞州区开始免除高中学费。此后,河南、甘肃、贵州、新疆、云南、江西等省份的部分市县也开始跟进。其中河南新郑、济源、宝丰、孟州等部分市县先后实施了高中免费政策;江西的德兴市、湖口县,以及萍乡市等地目前已经实现高中免学费;新疆、云南两地则分别在南疆及迪庆、怒江等地区实施14年免费教育。
另据中国新闻周刊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陕西、内蒙古、西藏、青海四个省份实现了高中免费教育政策覆盖。内蒙古自治区于2012年对高中阶段的所有学生全面实施“两免”政策(免收学费及教材费用),成为全国首个在省级行政区范围内实现12年免费教育的省份。西藏自治区同样从2012年开始全面实现15年免费教育,即学前3年、小学6年、初中3年和高中3年全免费。
2016年,陕西省全面实施13年免费教育,包括学前1年、小学和初中9年以及高中3年。同年,西藏又在15年免费教育的基础上,继续加大补贴力度,提出按照年生均重点高中1840元、非重点高中1240元、中等职业学校3300元的标准给予免费教育补助。
综合上述地区具体政策条例,目前实施高中免费的地区基本都已免除学费为主,此次长泰区也明确,学生应缴纳的住宿、伙食、校服、课本作业本等费用不纳入免费范围。但也有部分地区免除了住宿费、教材费、取暖费等其他学杂费用。
财政支出压力下高中免费的现实意义
仅从学生入学成本看,高中免费教育政策的推出,无疑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当地贫困家庭学生、农村学生上普通高中的负担。但与此同时,对地方财政支出而言也是一项挑战。以2008年的河北省迁安市为例,当时迁安市大约有2.8万名高中生,根据免费执行标准推算,那么市财政需为此每年投入约2600万元。
面对如此大的财政开销,尤其又是在国家九年义务教育方针背景下,为何仍有地区推出类似政策。据长泰区教育局表示,实施高中教育免学费政策并非心血来潮,而是有其现实考量。近年来,长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占全区财政收入超60%,外来务工人员占长泰人口近三分之一。让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优越的营商环境,是实施免费政策的初衷。
如果说,上述原因可能来源于长泰区自身发展进程中的个性一面,那么经济发展相对不均所导致的生源流失问题,则是多数地区推出高中免费政策的共性一面。相关数据显示,去年长泰区中考人数大约为2100人,而高中招生总人数仅有860余人,其中流失学生中有近两百人去了漳州一中和3所民办高中,生源流失情况还是比较明显的。
随着城市教育资源的不断优化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选择离开农村地区,进入城市寻求更好的教育和发展已是不争事实,尤其对许多中西部地区而言更是如此。2021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坚决杜绝违规跨区域掐尖招生,防止县中生源过度流失。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优质生源流失问题是近年来县域普通高中面临的普遍问题,也是“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特别关注的问题。
可见,生源流失问题已经引起国家高度重视,各地所推出的高中免费政策更像是一种生源回流倒逼机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也表示,“作为相对落后地区,居民收入不高,贫困学生居多,教育支出也占了很大的比重,因此从推进民生工程来讲,选择免费教育是一个很大的抓手。”
例如在实施高中阶段免费教育之前,新疆南疆地区“初升高”的升学率远低于全区水平,很多毕业生因不能升学而提前进入社会,对当地发展和稳定造成不利影响。全面实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后,当地升学率则有了显著提升。
免费≠义务,普遍开展尚需观察
既然免学费政策使更多困难家庭负担得起高中教育,推动了高中教育市场的扩大与发展,促进了教育公平和社会稳定,那么其有无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甚至纳入到义务教育范畴的可能呢?遗憾的是,就目前情况而言其尚不具备成熟条件。
首先,从财政支出角度分析,今年7月,教育部发布的《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目前全国共有普通高中1.50万所,比上一年增加441所,增长3.02%。普通高中招生947.54万人,比上年增加42.59万人,增长4.71%。此外,全国共有中等职业学校7201所。学校基数如此大的情况下,要想在全国范围内实现高中免费教育全覆盖,对国家财政支出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更重要的是,发展普通高中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才选拔质量。全部免费后,如果国家财政拨款不能填补上免费的差额,那么势必会挤占对高中办学的投入,反而影响高中教育质量。因此,普遍开展前须清楚实施免费高中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所需经费空缺能否得到弥补、是否会变相影响对其他教育资源的投入等等一系列问题。如果因免费政策而挤占对高中师资建设的投入,那无疑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再从九年义务教育这项基本国策出发,虽然将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呼声早已有之。但当前,尚不具备把高中阶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条件。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吴华表示,个别地方实施高中教育免费,通过当地财政努力和中央增加转移支付,应该可以办到。但倘若要在全国推行,目前条件尚不够成熟。
针对这些呼声,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也曾回应表示,“现阶段不可能将九年义务教育升级为十二年制”。具体而言,高中阶段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加快普及步伐,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教育的需要,其本质还是一种选拔性教育,延续数年的中考便是最直观的体现。且根据我国当前国情,主要任务还是以办好九年义务阶段教育为核心。
一些业内人士也认为,免费教育应该量力而行,尤其在涉及扩大义务教育年限的问题上更应慎重。很多人把义务教育理解为免费、普惠教育,但却忽视了义务教育还有强制、均衡的要求。义务教育带有强制性,对政府部门来说,是强制义务,需要履行对教育的投入保障责任。但目前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有待完善,如果贸然将高中阶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强制学生入学,可能引发一系列管理和社会问题。
结语
高中免费教育对中国教育市场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面临着财政压力和资源配置的挑战,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资金投入和管理,保持教育服务的可持续性和高质量。所以,此项政策的最终实行,应是各地根据自身情况下所采取的“特事特办”,而非人云亦云后的“趋之若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