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夺泸定桥》这一课,目前收入在六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一组文章集萃中,在目录栏里并没有显示出具体的篇目,这一组文章均是之前不同时期教材里的红色经典文章,包括:《毛主席在花山》《十里长街送总理》《飞夺泸定桥》《狱中联欢》(摘自《红岩》)《伟大的友谊》《囚歌》《春天的故事》。
在《飞夺泸定桥》的注释栏里,并没有注明这篇文章的作者,仅仅标识为“本文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九册》,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九册》是文革后的人教版第一套教材,也是人教版历史序列中的第六套教材。
从课本的注释来看,《飞夺泸定桥》首次出现的时间是在《语文第九册》首次面世的1980年2月。
但实际上,《飞夺泸定桥》早已进入了人教版的语文教材中。
我们目前查到的《飞夺泸定桥》最早收入语文教科书的版本是《高级小学课本:语文第3册》。
这套教材,首版是在1958年,是人教版的第三套教材。
这套教材每一版本的课文都不相同,有时甚至是面目全非,因此,《飞夺泸定桥》出现在这套教材里的时间,还需要逐年甄别一下。
我们不妨逐一查看一下《高级小学课本:语文第3册》自1958年首版之后的各个年度版本。
1958年第一版,这一版教材里,并没有出现《飞夺泸定桥》。
1959年第二版,也没有《飞夺泸定桥》。
1960年第三版,这一版也不见《飞夺泸定桥》的踪影。
1961年第四版,这一版首次出现了《飞夺泸定桥》。
这个版本,一直到1966年,仍在印行,这时候的版本已经是第六版。《飞夺泸定桥》基本仍然保留在这一套教材中。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1961年第四版的《高级小学课本:语文第3册》中首次出现了《飞夺泸定桥》一课。
从课文的文字比对来看,与1980年版本是如出一辙,自然也与目前的部编版教材里的课文内容是一样的。
这样看来,目前课本里的《飞夺泸定桥》最早的出处,当追溯到1961年版本的《高级小学课本:语文第3册》。
那么,1961年版本里的《飞夺泸定桥》一文作者究竟是谁?
我们不妨来探究一下。
在网上查一下,都说《飞夺泸定桥》是彭加伦:
——“《飞夺泸定桥》是时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科长的彭加伦于1935年5月所写的短文,记述了这段战事,收录在1937年2月于延安编成、1942年正式出版的《红军长征记》中, 被选入人教版2019年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中的阅读材料中”。——
我们找来彭加伦这一版的《飞夺泸定桥》看一看:
我们注意一下,这个版本里的具体事件经过,与通行版的《飞夺泸定桥》的内容是完全同步的,但叙事的用语句式与修辞模式,都没有什么雷同的部分。
作为语文课文来说,体现课文的特质的是课文里的语文要素,是它的遣词造句风格与修辞叙事创意,它应该是一篇文字的最能说明身份的关键节点。
因此,彭加伦版的《飞夺泸定桥》里,基本没有什么语句与描写,被纳入到现行的课文中。我们只能把它放在一边,另寻现在课文的出处。
我们现在查考《飞夺泸定桥》的来源,只能在1961年之前的版本里寻找。
而杨成武所撰写的《飞夺泸定桥》,无疑是这一题材文章里的佼佼者。其实,比对一下,我们会发现,现在的课文《飞夺泸定桥》基本是在杨成武的回忆录的基础上删简改写而成的。
对杨成武版《飞夺泸定桥》,我们回顾一下它的写作历程。
早在《新观察》1950期第3期上,就刊登过署名郭锋的文章《飞夺泸定桥》。
其文章的文字与结构、用语、小标题,与日后的杨成武版《飞夺泸定桥》基本相同。出现这样的情况的原因,是因为郭锋版的历史纪实,文中就注明这篇文章就是根据杨成武的口述整理的。
我们看一下,当时文章中的按语:
——本文原载第一卷第三期“新观察”,与下面所载“飞夺泸定桥”一文,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x x兵团司令员杨成武同志的回忆笔录。杨成武同志在长征时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的政治委员。这两篇文章由作者郭锋同志写成后,杨成武同志曾亲手加以修改,补充了故事的许多细节,校正了一些时间、地点、人名的讹误。——
1957年,“解放军三十年征文”活动在全军展开,杨成武版的《飞夺泸定桥》参加征文,以其翔实的描写、丰富的内心刻画以及精炼的语言而力压之前的同一题材的不同版本,成为描写这一场战事的最流行、最通用版本。
“解放军三十年征文”结集出版,是在1959年,这就是后来著名的《星火燎原》系列。杨成武版的《飞夺泸定桥》收录在1960年出版的《星火燎原第3集》。
但杨成武版的《飞夺泸定桥》,面世的时间还要早一点。我们能查到的最早刊登在报刊上的时间,是在1957年7月27日的《人民日报》上。
与之前郭锋版的《飞夺泸定桥》相比,杨成武版《飞夺泸定桥》描写更为细腻,文字更为规范,细节更为生动,这实际上就是在郭锋版的基础上增饰而成的,将郭锋版的第三人称换成了口述体的第一人称。
杨成武后来出版的回忆录中,都没有忘记在后记中标明这些回忆录的整理者的具体姓名。
我们看一下1990年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杨成武回忆录》后记中的说明:
——1979年7月,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给我写了封信,说“为了对部队进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发扬我军革命优良传统……”约我写一写当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的长征事迹。这封信,又勾起了我的回忆,使我想起了长征途中一次次险恶的战斗,想起在那艰苦岁月里的战斗生活。我决心完成这个工作。
为了写好这篇回忆录,福州部队政治部开会研究,抽调了创作员张重天、张风雏两位同志,帮我查找资料,整理文稿。为了核对事实,他俩进行了一些实地采访,翻阅了一些当时的敌方资料,还走访了原红四团的舒同、罗华生、王东深、胡炳云、朱耀华、方正、黄霖(黄古文)、刘海清,潘锋(潘思年)、张杰、钟学林、李智广等四十多位老同志,做了不少工作。——
这里提到的两位整理者张重天、张风雏都是知名的军旅作家,张重天参与创作的三卷本长篇小说《冀鲁春秋》再现了抗战初期时八路军进军齐鲁大地,游刃在多重势力的缝隙中发展壮大的宏伟画卷,是中国军事文学里绝无仅有的全景式长篇小说,气势磅礴,叙述井然,只是小说出版的时候生不逢时,未能得到更广泛的关注,但从长篇小说的体量来说,堪称绝唱。
从这里可以看出,最初署名在《飞夺泸定桥》一文后的作者郭锋也是一个文字整理者,到了1958年“解放军三十年征文”活动全面展开之后,他当初以自己名义发表的回忆文章,直接在加工之后,放在了杨成武的名下。
这样,我们可以看到关于“飞夺泸定桥”主题的纪实文章,有彭加伦的版本,以及后出的郭锋、杨成武版本。
这里,我们还必须提一下署名莫休的《抢桥》一文,这也是一篇表现“飞夺泸定桥”的纪实作品。这篇回忆录最早收入在延安时期编撰的《二万五千里》中。
我们为什么要提到《抢桥》?因为在下面的比对中,我们发现,只有在《抢桥》里,才有后来课文里的一个细节,就是在描写红军飞奔向泸定桥的时候,遇到对岸的敌人问话,红军答称自己是“×团×营,今天碰上了红军,撤下来的。”而在《抢桥》版里,则是这样回答的:“是×师×团,是昨天同红军接火来!”。
《抢桥》的作者莫休,多少年来一直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军事研究学者刘统,在2005年的时候,还对莫休的身份不知究里。
但到了200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终于破解了莫休的身份之谜。
200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上海鲁迅纪念馆珍藏的《二万五千里》,发现书中本来署名“梦秋”的地方,均改成了“莫休”,由此说明了“莫休”,正是《二万五千里》的编辑者之一徐梦秋。
这一发现者,估计也是刘统。刘统于今年去世,当时他提供了原始素材的《破晓东方》正在央视播出。
刘统认为莫休的回忆录最具文采,但现在看一看莫休的《抢桥》回忆录,觉得作者的文笔文人气太足,卖弄辞藻,根本不合回忆录的规范,倒像是民国时期的食洋不化的短篇小说。
只是莫休后来的人生,令人扼腕。
我们在刘统编的《红军长征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得3月版)一书中,看看莫休,也就是徐梦秋的中途逆转的人生轨迹:
——徐梦秋(莫休)(1895-1976)安徽寿县人。1925年入上海大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北伐战争。192 7年去苏联学习。1930年8月回国,抵达江西苏区,任中革军委秘书长,长征中任红三军团宣传部长。到陕北后,任总政治部宣传部长,主持《红军长征记》的编辑工作。因长征中冻坏双脚被截肢.1937年11月赴苏联治病。到迪化后被盛世才留用,任新疆教育厅副厅长兼新疆学院院长。1943年盛世才投向国民党,将毛泽民等共产党人逮捕杀害,徐梦秋叛变革命,投靠国民党军统特务组织。1949年6月解放军渡江后,被捕归案,关押于老虎桥监狱直至去世。——
因此,在1961年现行的《飞夺泸定桥》出现在教材的时候,比较流行的同一题材的文章,主要就是郭锋、杨成武版本,彭加伦的版本,莫休的版本。课文的素材来源,不外乎这三篇文章。我们的寻找,肯定圈定上述三篇文章之内。
下面,我们将现行课文最早出现的1961年版本《飞夺泸定桥》,与上述三个版本进行比较,而我们得出的结论,就是课文与杨成武版本具有非常明显的沿袭关系。课文我们用黑体字注明,杨成武版本的相关内容,放在括号内。彭加伦版的少量内容,也被课文改写成课文,我们在括号内,注明是彭加伦版。这样可以看出现在的课文,是从哪一个版本演绎过来的。
飞夺泸定桥
一九三五年五月,北上抗日的红军来到大渡河边。
(1935年5月,长征的红军进抵川、康交界的大渡河畔。)
大渡河两岸都是高山峻岭,水流湍急,河上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就是红军要夺取的泸定桥。
(红一团在22日胜利地完成了安顺场的强渡,但因水流太急,不能架桥,渡口只有三只小船,往返一次要数十分钟。数万大军如果只靠这三只小船来渡河,不知要花费多少时日。……为了迅速渡过大渡河,粉碎敌人前后夹击合围的阴谋,必须火速夺下泸定桥。)
国民党反动派凭借大渡河天险,阻拦我军北上。他们料到我军必然在这座桥上通过,就调集了两个旅增援泸定桥,妄想在这里把我军消灭。但是,抗日的红军是挡不住的。红军早就看穿了敌人的这个阴谋诡计。
就在二十四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了上级的命令,“二十五日早晨夺下泸定桥!”
(第二天,我们又接到一道命令,里面写道:“王、杨:军委来电,限左路军25日夺下泸定桥,)
时间只有二十多个小时,可是距离泸定桥还有二百四十里,
(从这里到泸定桥还有二百四十里,两天的路我们必须一天走完。)
沿路不但有高山深壑,而且有阻击的敌人。
(二百四十里路就是一个大难题!路,是要人走的,少一步都不行啊!而且还要突破敌人的重重堵击。)
同时,敌人的两旅援兵也正在向泸定桥前进。我军必须抢在敌人援军的前面,这是战胜敌人的关键。
(泸定桥那里,本来有敌人两个团防守,现在又亲眼看见两旅敌人正向泸定桥增援,……如果我们比敌人早到泸定桥,胜利就有希望,)
红四团立刻出发,向泸定桥飞速前进。
(部队不能停留,时间万分宝贵。我们边行军边召集营、团干部和司令部政治处干部共同研究怎样完成这一紧急任务。)
走到晚上七点钟,离桥还有一百一十里。
(到得大渡河傍岸一个约有十多家人的村子时,已是傍晚七点了,从这里到泸定桥还有一百一十里。)
他们一路上击溃了阻击的敌人,突破了重重障碍,从早到晚都没顾得上吃饭。
(困难一个接一个地来了。……部队一天没有吃上饭,肚子饿得难支持;)
这时候天又下起雨来,战土们全身都湿透了。
(天不由人,突然大雨倾盆,电闪雷鸣,天黑得可怕,伸手不见五指
郭锋版:这时,突然下起倾盆大雨,同志们全身都湿透了。)
但是,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
(郭锋版:继续前进,拚命赶路,一路上和疲劳、困睡、饥饿作斗争。)
他们在漆黑的夜里,冒着倾盆大雨,在泥泞的道路上前进。
(这号召,像一把火,点燃起部队炽烈的战斗情绪,看样子,那怕前面尽是刀山,他们都可以踩过去。然而,在这伸手不见掌的黑夜里,怎能走完这泥泞油滑的一百一十里路呢?)
过了一会儿,雨小些了,忽然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像一条龙似的向泸定桥奔去。红军立刻断定这是增援泸定桥的敌人。
(忽然,对岸山凹上出现了几点火光,刹那间变成了一长串的火炬。是敌人在点着火把赶路。)
疯狂的敌人以为我军不敢暴露目标,所以拿着火把快速行军,跟我军抢夺时间。在这紧张的时刻,一分一秒之差都将决定这次战斗的胜负。于是团政委立即命令部队也点起火把来,跟敌人赛跑。
(敌人的火把给了我们启示。“我们也点着火把走”,我脑子里闪去这样的想法)
对岸的敌人问,“你们是哪部分的?”我军高声答话,“我们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
【彭加伦版:并告诉各连队,“假使对河敌人问我们是那部分的,就答他是某师某团某营今天被红军打败的。”——课文里,把彭加伦版里的具体的欺骗敌人的商讨内容,改写成真正发生的事情。而郭锋与杨成武的版本里,都是这样的写法:“为应付对岸敌人向我联络问话,具体规定了回答的办法:以今昨两日被我消灭和打垮的敌人三个营的番号,伪装自己,欺骗敌人。”(郭锋版)、“我们决定利用今昨两天被我们消灭和打垮的三个营敌人的番号伪装自己,欺骗敌人。”(杨成武版)
这一段敌我之间的对话,在1962年由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普通教育研究室编的《十年制学校实验用课本(全日制)语文 第8册》】里则这样表述:对岸的敌人问道:
“你们是哪部分的?”
我军高声答话:
“×团×营,今天碰上了红军,撤下来的。”
这里的“×团×营”,有一些奇怪,因为事实上不可能这样真正地在现实中回答,以这种方式出现在对话记录里,显然不妥,但是如果知道这是从彭加伦版的分配任务、比划一下时记载演化来的,便能知道课文里为什么会这样表述。】
对岸的敌人也不疑心,糊里糊涂和我军隔着江走了二三十里。
(彭加伦版:我们这样欺骗着敌人,敌人听了也不怀疑。)
(蠢猪似的敌人万想不到,跟他们平排走的就是他们所日夜梦想着要消灭的英雄红军,糊里糊涂地同我们一道走了二、三十里。)
这时候雨又下大了,越下越猛,像瓢泼一样。火把都被雨水浇灭了,敌人不得已停下来宿营。我军把敌人抛在后面,仍旧继续前进,在二十五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
(后来,雨下的更大,到深夜十二点钟,对岸的那条火龙不见了,当时估计他们大概怕苦不走了。看到敌人宿了营,实在高兴极了……经过整夜的急行军,在第二天早晨六点多钟胜利地赶到了泸定桥)
看看泸定桥,真叫人胆寒。
(泸定桥真是个险要所在。)
桥下面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山峡里泻下来,冲到崖石上,飞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水声震耳欲聋。
(往下看,红色的流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山峡间倾泻下来,冲击着河底参差耸立的恶石,溅起丈多高的白色浪花,流水声响,震耳欲聋。)
桥呢,离水面有几十丈高,是由十三根铁索做成的。
(再看看桥吧。既不是石桥,也不是木桥,而是一条铁索桥。从东岸到西岸扯了十三根用粗铁环一个套一个联成的长铁索,每根有普通饭碗般大。)
两边各两根是桥栏,底下并排的九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
(两边各两根,做成桥栏,底下并排九根,是为桥面。)
平时人在桥上走,摇摇晃晃的,就像坐摇篮一样。
(当人走上去时,桥面就随着人的走动晃晃荡荡,像个摇篮。)
这时候桥面上的木板早巳被敌人抽掉,只剩下几根光铁索。
(现在,木板已被敌人搬到城里去了,只剩下悬空挂着的乌黑铁索。)
桥对岸是泸定城。这个城一边靠山,一边靠河,西城门正堵住桥头。
(泸定桥东端就是泸定城。这座城一半挂在东山上,一半贴着大渡河岸,城墙高两丈余,西城门正堵住桥头)
守在城里两个团的敌人,在城墙上山坡上早已做好工事。
(城里驻着两个团的敌人,山坡上严密的布好了阵地。)
他们就凭着这样的天险,大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敌人凭着这样的天险,耀武扬威地向我们大声喊叫:“你们飞过来吧!)
总攻击开始了。团长、政委亲自站在桥头指挥战斗。全团的号手吹起冲锋号。枪炮声,喊杀声,立刻震动山谷。
(总攻在下午四点开始。团长和我在桥头指挥战斗。全团的司号员集中起来吹起冲锋号,所有的武器一齐向对岸敌人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震撼山谷。)
第一突击队的二十二位英雄,都拿着短枪,背着马刀,还带着手榴弹。他们攀着铁索,向对岸冲去。
(二十二位突击英雄手持冲锋枪或短枪,背挂马刀,腰缠十二颗手榴弹在廖大珠连长的率领下,冒着密集的枪弹,攀着桥栏,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去。)
跟在他们后面的第三连战士,除了武器以外,每人还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跟着他们前进的是三连长王有才率领的三连指战员。他们除带武器外,每人扛一块木板,边冲锋,边铺桥。)
第一突击队刚刚冲到桥的中间,西城门的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
(当突击队刚冲到对面桥头,西城门突然烧起冲天大火。敌人企图用火把我们挡在东桥头,用火力消灭我们。火光照红了半边天,桥头被熊熊大火包围住了。)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左岸传来了团长、政委的喊声,“同志们!这是胜利的关键!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啊!”英雄们听到党的呼唤,更加奋不顾身,箭一般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
(这正是千钧一发的时刻。二十二位英雄看到城门口漫天大火,似乎犹豫了一下,站在我和团长一起的大群人大声喊道:“同志们!这是胜利的关键!冲进去呀!不怕火呀!迟疑不得!冲啊!敌人垮了”。这喊声给了英雄们勇气、决心和力量,在洪亮的冲锋号声中,他们争先恐后地向着火里冲去了。)
第三连也紧跟着进城,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
(王有才连长带着三连冲进来了,接着团长和我率领着二梯队迅速过桥进了城。
经过两小时的激战,敌人两个团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狈地逃跑了。
(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两个团的敌人被消灭大半,剩下的混乱溃散。)
红军的主力终于顺利地通过了泸定桥,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綫。
综上所述,《飞夺泸定桥》这一主题内容的文章,现有成型的母本相对比较单一,并没有如其它的革命史题材作品那样说法众多,版本纷繁,因此,查根溯源头绪比较清晰。借此,我们可以得到结论:
1、目前部编版教材里的《飞夺泸定桥》的最早出处,是在1961年版本的《高级小学课本:语文第3册》中。
2、1961年版本的《高级小学课本:语文第3册》中的《飞夺泸定桥》一课,据以改编的原本,是郭锋与杨成武合作的版本《飞夺泸定桥》,尤其是课文的后半段,几乎就是郭锋与杨成武合作的版本的缩写。但彭加伦的版本里的一些表述方法,也部分地融入了课文中,但含量非常之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3、据此可以确定目前部编版教材里的《飞夺泸定桥》,是根据郭锋与杨成武合作的版本《飞夺泸定桥》改写的,因为郭锋只是整理者,那么,这篇课文的作者就是杨成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