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文科无用”又上热搜! 你是互联网的文科差评师吗?

一直以来,有关文科无用的言论甚嚣尘上。

近日,网红“考研名师”张雪峰的一番言论,再次钩沉起“文科无用”的狭隘之声。

文科之用需要争辩吗?我们可以先谈谈近些年的感受:

你有没有感受到国家对讲好中国故事的空前重视?

你有没有听说清华大学等顶尖高校对传统人文社科专业的大力恢复?

你有没有了解三星堆文物、水下洛神飞天的爆火,以及传播甲骨文、修复敦煌壁画等冷门绝学的出圈?

你有没有关注到罗翔、戴建业、董宇辉等文科名师的走红……

这些,都映射出一个日渐凝聚的社会共识:文科绝不是浪漫而无用的边缘学科,更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和点缀。

01

“真正的北大,是看不见的北大”

让我们回到1917年。

那一年,蔡元培履新北大校长,并对彼时的北大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蔡元培认为,文科的“思想性强,对时代思潮及社会风尚的影响更直接、更有效”,必是改革首选的重点学科。

于是,以北大为策源地的新文化运动蓬勃展开,也由此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6年,著名历史学家王汎森先生应邀作客北京大学,与陈平原等学者展开了一场座谈。

这场活动的主题引人深思:“真正的北大,是看不见的北大”。

王汎森指出,回顾北大校史,真正奠定其毋庸置疑地位的,恰恰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大学风气和人文向度,而无需用指标化的数据来论证。

这场跨越百年的回响,提供了一个体认文科之用的重要面向:若是从短期的、实际的、功利的视角看待文科,无疑会大大遮蔽它的真实价值。可若从构筑家国情怀、实现民族复兴,离不开文科教育的滋养和激荡。

在追忆西南联大的纪录片《九零后》中,有这样一个触动人心的镜头:旷野树下,流水河边,伫立着风华正茂的杨振宁和邓稼先。

这两位日后鼎鼎大名的物理学家,并没有在讨论专业研究和理科公式,而是一起感慨万千地朗读着《吊古战场文》: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

02

文科的功用,不仅仅在于文辞的灌注

正如有人所说的:一个人读过辛弃疾,就不会不懂得忠义之心。

文科的功用,绝不仅仅在于文辞的灌注,更在于对人之思想、理念和情怀的培养。

可以说,正是当时对时局的关注、对历史感的培养和对家国的忧思,才让此后的邓稼先甘愿在楼兰古战场边隐姓埋名28年,终使中国“两弹一星”事业获得圆满成功。

邓稼先

理科教育,给予了邓稼先报效祖国的能力;而人文教育,却是决定其人生选择的关键。

承继民族传统、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文科教育的依托。文化自信的前提,是充分的文化自知。

中国的文化传统,从来都不是空洞、呆板、阻滞的,而是灵动、深邃且极富洞察力的。

从《世说新语》中谢安遭遇波涛时“独啸长风还”所展现的魏晋风度,到苏东坡身处逆境仍畅言“何妨吟啸且徐行”的雅量高情;

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天下情怀,到岳飞“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慷慨壮烈;

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史家追求,到“读史早知今日事”的传统智慧……

在文科教育中展开对为人之道、义利之辨、是非之分和家国之念的体认,我们才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开放气度,我们的文化自信也才能更加坚实而有底气。

春秋时期,曾有季札观乐的经典故事。

吴公子季札出使鲁国,鲁国人为他表演周王室的乐舞。为之歌《唐》,他便听出这一定是历史美德悠久深厚的地方产生的音乐;看到表现勤劳的夏舞,他便感叹“非禹,其谁能修之”……

一个国家的人文面貌,往往是最能展现其文明之所以然的窗口,也最能让人产生亲近感与感性认知。

要想做好国际传播,构建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面貌,就必然需要文科的发展与助力。

03

文科让我们避免成为“单向度”的人

比如去书店听一场有关傅聪音乐的付费讲座;在“遇见拉斐尔”“成为安迪·沃霍尔”等艺术展览前驻足良久。

也许此前,许多中国人都处于埋头赶路的奔跑状态,无暇顾及自己的精神和内心,可是,当教育和经济水平逐步提高,文科丰盈精神的独特作用必然愈发彰显出来。

如今,谈及西南联大那个大师成群的年代时,不少人都会心向往之。

何兆武先生点出了其中关键:“他们都具有会通古今、会通中西和会通文理的倾向。”

在《之江新语》中,习近平总书记更是精辟地指出:“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

的确,文科除了能塑造人的价值观、带来精神愉悦外,更能避免思维方式的偏狭,引导人更加均衡且全面地发展。

钱学森与夫人蒋英

1991年12月22日,在接受国家最高褒奖时,钱学森深情地提到了夫人——女高音歌唱家蒋英。他说:“她给我系统地介绍了古典音乐艺术,使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

我的一位朋友在本科阶段学习机械,读研时又转学哲学。令他惊讶的是,随着哲学思维体系的逐步建立,他再回头看那些物理公式时,竟可以用逻辑思维自行推导出来了。

正所谓“道欲通方而业须专一”,文科内容的融会贯通,其实更有利于人从“术”的层面上升到“道”的高度,使自己始终处于通达、“打开”的状态,继而实现人之潜能的全面激发、人之可能性的全面绽放。

04

文科的自我审视和改进也是必要的

近些年,有不少走出书斋、走向大众的“网红”文科人,就通过自己的努力展现着自身学科的魅力。

在B站坐拥千万粉丝的 “普法段子手”罗翔,将枯燥的刑法内容讲活,一改 大众对法律专业的各种偏见;

考古学人许宏也因自己的倾心讲解,一步步改变着社会对考古专业“冷门”“无用”的固有成见……

漠视和误读往往是由于不够了解,当文科的丰富内涵和魅力被更多展现出来后,社会的偏见自然会被校正过来。

当下,文科人中有两种值得警惕的倾向:一种是沉迷于封闭的小圈子中,完全无视外界批评;另一种则是盲目进行自我贬低,甚至以过来人的口吻规劝高中生不要报考文科。

这两种极端态度当然都不足取。我们要用一种和煦的、兼容并包的态度说出文科的好处,展现文科的大用,化解外界对文科的误解。

面对质疑和批评,文科的自我审视和改进也是必要的。

三星堆馆藏:商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更重要的是,文科必须关切现实,关切时代,关切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文章合为时所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文科要当大用,就必然要避免悬浮、高蹈、无病呻吟的研究倾向,走出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象牙塔化”窠臼,研究值得关注的真问题,为讲好中国故事、构筑中国话语体系添砖加瓦,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