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两次摘取全国数学奥赛金牌获得北大“数学英才班”入选资格 14岁的高二男孩李上 即将迈进燕园求学

继2022年以13岁的年龄首次参赛就摘取了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后,东北育才学校超常教育实验部学生李上2023年再次获得该项竞赛金牌。前不久,北京大学发布2024年“数学英才班”入选信息,李上凭借出色的竞赛成绩,顺利通过初审、面试等综合能力评估,最终获得入选资格,享受高考成绩达到省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即被北京大学录取的待遇。1月8日,李上与妈妈时隔一年再次接受了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的采访,高二年级的他目前正自学备战今年6月份的高考。

手握两枚奥赛金牌

14岁的他将提前“上岸”

一年不见,记者发现李上长高、长壮了许多,比身材高挑的妈妈还高出了不少。2023年他主要精力还是数学竞赛,而手握两块奥赛金牌的优异成绩,帮助他顺利通过北大数学英才班初审,并获得了“优秀”,免笔试直接参加面试。

记者了解到,北大数学英才班是北京大学为了培养数学优秀人才而设立的英才班,2018年首次招生。在去年11月发布的《北京大学2024年“数学英才班”招生简章》中显示,其招生对象为“有志于从事数学研究的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原则上招收高中二年级以上学生”,且要满足“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等奖获得者”或“有数学特长,并在国内外数学专业相关学习实践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者”两条件之一。

“我因为获得了两次全国数学奥赛决赛一等奖,所以便向北京大学申请报名参加了数学英才班的选拔,并取得了入围认定资格。”李上告诉记者。

兴趣最重要 自律不能少

他说成功不能只靠天赋

“学习竞赛是一条机会与风险并存的道路,选择这条道路,需要孩子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自控能力,并且要有强大的内心对抗自学的孤独感。”李上的妈妈坦言。“我觉得兴趣最重要,对于参加竞赛来说更是这样。”李上补充说,学到一定阶段后,竞赛题目会变得很难,往往一道题需要几个小时、几天的思考,没有兴趣的支撑是做不下去的。他还表示,即便是有天赋,但学习是没有捷径的,竞赛知识也是需要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所以多看书、多研究、多做题是必须的。

李上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有数学天赋,是小学时在东北育才双语学校的校内数学兴趣班上。“是班主任推荐我参加的,每次上课,老师都会给同学们出一套卷子配合练习,而我几乎每次都能很快做完,然后又多跟老师要一套卷子。”他回忆,一个学期下来,自己竟比别人多做了好几十套题。“而且我每次做难题都感觉很享受,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一道难题琢磨了两个星期,最后终于做出来,开心得不行,成就感十足。”李上回忆,小学四年级时他考入了育才超常教育实验部,从此如鱼得水,不仅在老师的引导下系统学习了初中数学联赛知识,更开始自学高中数学。

为了参加联赛,初三时,李上利用课余和暑假时间阅读了《奥数教程》《数学竞赛研究教程》《数学奥林匹克小丛书》《俄罗斯平面几何问题集》《从特殊性看问题》等数学联赛经典必读书目,并且在联赛开赛前的暑假把近十年的数学联赛真题做了一遍。随后,在老师们的培养和带领下,2022年他第一次参加数学联赛,并一路过关斩将,最后一举取得了金牌。当时,他刚满13周岁,以如此小的年纪在国家级大赛中取得这样好成绩的并不多见。

竞赛生最爱“以球会友”

高二的他要用半年冲刺高考

在周围不少人眼中,李上的经历是难以复制的,他甚至很难给大家一些学习方法上的建议。“我觉得学习就是一个正常的事情,从来没让我感到有压力,而且学习数学让我感到快乐。”因为此前将大量的时间用在了竞赛学习上,李上的课内学习耽误了不少,还有5个月就要参加高考的他,最近正紧追猛赶课内学习进度。

“这一年,我在学习之余开始打乒乓球,是一起学习竞赛的同学教我打的,我又通过打球交到了不少好朋友。”李上说,打球也是竞赛生们最普遍的解压健身项目。休息时,李上也会登录微信小程序“数之谜”,这是全国数学竞赛生的一个社交平台,在这里他也交到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

对于上大学之后的具体规划,李上坦言并没有想得太具体。“还是要从兴趣出发吧,边学习边思考未来。”他说,“我是一个纯纯的育才学生,从小学开始一直在育才学习,所以今天的成绩离不开老师们的培养,学校的关怀,学校就是我第二个家。”李上告诉记者,希望未来自己能为学校争光。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吴佳 文并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