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孔雨童绘画徐进
19日凌晨,华中农业大学发布情况通报,称针对2024年1月16日网上关于华中农业大学教师黄某某学术不端等问题的举报信息,在已调查材料中发现所反映的实验图片、数据、结果等方面问题基本属实,初步认定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即日起停止黄某某校内所有职务和工作。
历经三日,在全网高度关注下,华农大终于发布了初步的调查结果。但回望这11位学生在网络上的检举之路,是以“自己参与其中”被曝光为代价,且冒着学业、前途受损甚至“6月毕不了业”的风险,被不少网友形容为“悲壮”。但何以如此悲壮?何需如此悲壮?黄某某造假时日不短,为何圈内无人发现;学生们在网上“联名”,是学校缺乏有效的检举通道,还是某些“学术庇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风气,让他们无法信任,才只能在大众媒体平台曝光?
我们惯常形容高校为象牙塔,这里本该是青年人科研、学术的净土和起点,而非弄虚作假、藏污纳垢却可以名利双收的投机乐园。一个学术不端的导师,影响的不只是11个、几代学生的教育质量,更会深深影响他们的认知和信仰,甚至污染整个学术环境。
华中农业大学发布该通报后,接下来更应进一步严查、详查。除数据造假,也应关注科研经费使用等相关情况,同时妥善处理这批学生的学习、毕业问题。而关注这件事之余,我们同样要问:当下只有一个“黄某某”吗?各高校应畅通举报渠道,下决心加大惩治力度,让更多类似的问题和风气被发现,被遏制,还莘莘学子和全社会一个真正清明的教学、学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