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壹点漫评|发传单推课的老师涨粉百万: 被乐见的教育“初心”

评论员孔雨童绘画徐进

近日,北师大副教授陈志新以一种朴素到近乎笨拙的方式完成了“出圈”。

因为准备许久的“社会科学概论”报名太少没排上课,陈教授把课程录制传到网上,然后打印了传单一一发给学生,邀请他们和他们的朋友去听。在这张传单上他写道“免费的,没有学分,没有作业,没有考试”“欢迎把这个听课信息,推荐给你的室友、老乡甚至外校同学们。”末尾,传单上还印上了可以跟他交流的电话、邮箱。

这个故事经由学生们发在社交媒体,感动了很多人。于是也有了一个得益于“新媒体时代”的故事后续:截至4月3日,陈志新在B站的粉丝量已增加至近150万,844万的视频点赞,28万的视频收藏,近万人在线观看……无数学子,各行各业的人,在以他们的热情回馈这位老师,“总有人在名利场上写诗”“谢谢,我也有了互联网导师”。

陈志新得到如此反馈,或许正因为一个老师传授知识的热情和坚定,透出教育本质的初心,戳中了很多当下和曾经的学子。年届六十,自费购置设备,深夜录制几个月,更愿意“放下身段”,用最质朴的方式主动“推销”自己的心血,尽最大努力传播知识。“或许这并不是一门实用的能出成果的学科,但为学生们拓宽视野,让人越过生活表面去看一些更深的东西。总有人要去做这些事吧,那不如我去。”陈志新如此解释自己费尽心力,讲授一门“通识课”的原因。

“好的教育没有围墙”。在这样一个终身教育越发成为刚需,“夜校”一座难求的时代,有许多学者、教育工作者正借助互联网“打开围墙”。讲法律的罗翔老师,讲诗词的戴建业老师,传播海洋地质知识的汪品先院士,让物理变有趣的“不刷题的吴姥姥”……打破门槛、距离,满足校园内外的人对知识的渴望,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具象化,也是更高效传播利用教育资源的新方式。

我们乐见也呼唤更多“知识走向大众”的实践,和类似的良性互动。在这其中,一些教育的本真,“教与学”的真诚和坚守,正在闪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