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除了好好学习、搞研究,往往还有另外的任务要做,那就是替自己的导师打工,帮导师完成课题。
然而,很多时候理所应当的事,反而成为了一种奢望和弥足珍贵的羡慕。当导师的一句“差点忘了给研究生发劳务费了!”在网上引发热议时,人们才恍惚间意识到,那些坚守在实验室和讲台之间,为科研项目日夜奔波的研究生们,原来还有另外一个鲜为人知的标签——打工人。
某天深夜,一个研究生的导师在床前沉思,恍然大悟,自己居然忘记了给学生传递那一份重要的劳务报酬。学校的财务系统因地点的限制暂时无法登录,他唯有借助现代科技的便利,通过社交软件完成了这项原本应由校园内部体系处理的任务。此举,无疑赢得了人们的一致点赞,但同时也揭开了研究生劳务费这一长久以来不为人知的秘密。
一个微不足道的“忘记”,当被曝光后,反而在网上引起广泛议论,甚至一度冲上了热搜。研究生每月2000元劳务费,听起来并不是很多。可是在不少的研究生看来,却如同遥不可及的幻影?
研究生们,这些在学术路上冲锋陷阵的学人,并不总是沉浸在书海中的宁静。多数时候,他们在科研的实验室和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着各类试炼。
有些导师忙到不可开交,这些学徒们甚至还需承担起老师的日常琐事。在这样的生活里,无论是实验材料的采购,还是科研差旅的消费,无一不在默默消耗着家庭的经济储备。
国家的确为了提倡研究生投身科研而制定了相对应的补助政策,但这个政策的执行似乎却充满了灵活性。"视情况而定"这几个字,给部分导师提供了可乘之机。有的研究生甚至连自己的劳务费是如何使用都不得而知。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导师利用学生的劳务费的故事,已不是鲜闻。有导师每月以发放劳务费的名义,要求学生将钱打到特定的账户,然后再重新集中,最终回流到导师手中。一些研究生由于不敢拒绝导师的要求,便任由这些费用在名义上作为劳务抵偿,实则变相充当了导师的资金池。
就那么些为自己奉献了大量时间和力量的学者,他们的汗水和智慧投入的项目或价值连城,最终获得的回报却是仅能说来话长的微薄津贴。
这些年来,不止一次有勇气的学子们站出来举报导师的不当行为。从华南农业大学的抗争到深圳大学的痛斥,从南京邮电大学那深刻的悲剧到今天的劳务费热搜,这一切无不指向一个问题——学术圈里的某些导师,是否在权力的天平上,对待学生权益选择了失衡。
现实往往是残酷的,但对正义的呼唤和追求是不会因此停歇的。尽管目前种种反常的现象,也不断有人为学校的名誉,为学术的纯洁竭尽呐喊。华南农业大学的果断行动,不仅为学术界正风,更向所有敢于曝光不公之事者发出了有力的支持和鼓励。
每一次热搜的登顶,都不单是一时的声势,而应是全社会对问题的再认识。我们期待的是一个健康的学术环境,一个能让研究生们安心学习、专心研究的环境。
尤其是某些导师,既为人师,那就要承担起自己的这份责任,把师德放在第一位,不要享受着当老师带来的尊重和便利,就为所欲为。教书育人才是一位老师真正值得为之奋斗一生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