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之前国家层面发布的各项规定和要求来看,义务教育教师工资“不低于”目标的持续落实和督查仍将是今后每年的重中之重。国务院教育督导委2022年1月和5月连续两次发出提醒函,要求各地将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列为政府必保支出,确保教师待遇保障长效机制和工资收入随当地公务员待遇调整的联动机制。
教育部2022年2月8日发布的2022年工作要点要求加强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保障,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此外,还要求保证财政教育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新增教育投入更多用于薄弱环节,新增教育支出更多用于提高教师待遇。
新增教育支出更多用于提高教师待遇,教育部的这个提法应该是首次。义务教育财政经费是指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的财政预算中实际用于义务教育活动所需要的一切费用,主要是包括义务教育的教育基本建设费和用于学校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教育事业费,而且教育经费总投入也是逐年增加。
用于义务教育学校建筑校舍和购买大型教学设备及维修费用的教育基本建设费的不断投入已经使得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在各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随着条件的逐渐改善,持续不断增加的教育经费支出用于提高人员开支占比就成为了可能,因而也就出现了首次教育部的这个提法。
实际上,我国教育经费中用于人员开支的比例偏低,与国际水准相比,中小学差了30%左右,这次教育部首次提出要将新增教育支出更多用于提高教师待遇,这不仅会让教育经费支出在新形势下有了新的侧重以及改变人员经费占比偏低的状况还会使得“不低于”目标的真正落实有了坚实的经费保障。
2022年9月27日,据教育部在召开的“教育这十年”新闻发布会上的介绍,这十年教育投入仅增量就有3万亿元,平均每年增加3000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连续十年保持在4%以上,教育成为财政一般公共预算第一大支出,教育始终被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这其中,教师工资待遇被要求作为教育经费投入“本中之本”优先落实,坚持把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作为贯彻“不低于公务员”法定要求的重中之重优先落实。在各项支出中,用于教职工人员支出的占比最高,2021年达到61.6%,提高幅度最大,教育经费支出重点逐步从投资于物转向更多投资于人。
2021年用于教职工人员支出的占比最高达到61.6%,这是从国家和地方双边财政工资专项支出的角度而言的,这也是教师数量巨大所决定的。国家层面的有些转移支付资金比如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资金主要用于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推进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等。
实际上,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资金是不包含教师工资的,除非所在县市区经济落后财政困难而且无法保证教师工资的正常发放,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就会加大向财力困难地区倾斜的力度以确保基层政府能够履行“三保”的兜底职责,但会包含数量很多的特岗教师的工资支付以及数量更多的义务教育教师乡村生活补助。
虽然义务教育经费指的是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的财政预算中实际用于义务教育活动所需要的一切费用,包括义务教育的教育基本建设费和教育事业费(学校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等,但实际上,我国教育经费中用于人员的比例偏低,和国际水准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而且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差别也很大。
随着教育经费的持续加大投入,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各项条件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就连乡村学校也早就实现了校舍和硬件设施的更新换代。随着城乡学校各项条件逐渐改善,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中人员开支的占比以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教师待遇就显得极其必要了!好在教育经费支出重点已经逐步从投资于物转向更多投资于人,这让教师工资落实有了切实保障。